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盐亭
【盐亭】从“文化三推”西安行看盐亭文旅的“热辣滚烫”
发稿时间:2024-10-11 09:3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盐亭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交汇地,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盐亭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美丽新福地’,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期待前往盐亭,收获一场心驰神往的体验。”……


  原标题:品人文之盛、赏自然之美、感城市之兴、尝滋味之浓……

  从“文化三推”西安行看盐亭文旅的“热辣滚烫”

  “盐亭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交汇地,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盐亭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美丽新福地’,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期待前往盐亭,收获一场心驰神往的体验。”……日前,2024绵阳市“文化三推”活动在西安举行,活动中,游客和文旅业人士将目光聚焦盐亭,了解盐亭文旅发展态势;在活动的“搭桥铺路”下,盐亭新打卡点、新玩法、新地标不断被发掘,文旅融合助推产业焕发新生机与活力,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文旅市场“老树发新枝”,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杜氏根雕引关注

  借东风 文旅资源“老树发新枝”

  9月27日,2024绵阳市“文化三推”活动西安行在西安市大唐西市开幕,作为活动主题县的盐亭,以文之名,喜迎八方宾客,共赴文旅之约。

  这次,千年古县盛装出席,为宾客献上一场“全城发力、全域联动、全民参与、全程精彩”的文旅盛会;华夏母亲之都再次绽放,丝绸织布机、杜氏根雕、鹅溪绢等观摩项目,为盐亭文旅产业发展添柴加薪;世界丝绸之源筑巢引凤,举办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家乡代言人”等为盐亭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从嫘祖首倡婚嫁、福泽万民到岐伯亲尝百草,济世救人,再到文同清廉为官,造福于民;从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县到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再到享有“天然氧吧”“绿色之都”的赞誉……台上,盐亭从“品人文之盛”“赏自然之美”“感城市之兴”“尝滋味之浓”四个方面进行推介,让参观者全方位了解魅力盐亭。

  开门见山、自我推荐,相谈甚欢,热聊发展,老友叙旧、新朋牵手……台下,掀起了一股文旅项目洽谈的“热”场景。活动期间,盐亭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穿梭其间,将宣传册送到与会人员手中,并向其推介盐亭文旅资源。

  此次西安行活动,不仅是盐亭紧扣文化名片和文旅融合命题交出的重要答卷,更是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盐亭专场文旅资源推介会上,盐亭县委书记何长鹰表示,盐亭将加快实施“文旅活县”战略,积极构建“和谐美丽新福地”,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推动地域文化与县域发展双促进。

  借此东风,盐亭持续展示城市形象、擦亮城市名片,不仅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还通过“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国庆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940.4万元,同比增长9.72%。

鹅溪绢制作展示

  寻良方 人文交融“风光无限好”

  9月28日上午10时,身着汉服的西安市民李梦齐架起“长枪短炮”,围着盐亭非遗展馆门前的丝绸织布机看了又看、拍了又拍,定格点点滴滴,“我非常喜欢这类手工技艺,这次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丝绸之源的风土人情,有机会一定去盐亭走走,更多地了解嫘祖故里。”

  丝绸文化如同一根纽带,联结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丝绸之路起点原址重建的大唐西市,印证着昔日丝路上商旅往来、文明交流的繁华。千年之后,丝绸之源——嫘祖故里在这次“文化三推”活动中火爆古城。

  如果丝绸文化是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可以看到这样一幅蓬勃图景:盐亭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越来越多的山水人文从“可观”到“可游”,让越来越多游客从“看景”到“入景”。

  简单地把风景装进相册,把风光贴在朋友圈,如今已令人难呼过瘾。对此,盐亭“量身”制定了“一核三区三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一核”是以高山森林公园、嫘祖圣境、墨竹里文旅街区、两江文旅为重点,打造居游共享核心区;“三区”指南部、中部、北部分别以嫘祖文化、文同文化、岐伯文化为核心,建设嫘祖丝绸体验区、农文旅教融合发展区与生态康养示范区;“三线”则是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线、休闲乡村旅游线、红色文化旅游线,不断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增强千年古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如今,人们在游历盐亭时越来越感受到悠悠文脉的滋养:盐亭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7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11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36项,创建了4个市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1个非遗传习所、1个非遗展馆。

  国庆期间,嫘祖故里景区,《元夕》舞剧、川剧《变脸》、杂技《力量》等节目轮番上演,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到艺术之美,共享节日欢乐;文同诗竹园游客络绎不绝,漫步其间,或赏竹之清幽,或品诗之雅趣,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竹林中,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用心插柳方能柳成荫。如今,巧借机会、用好平台,盐亭的收获越来越丰富。

  9月29日在西安开展的“胸有成竹文同诗意”书画展上,西安书画家们书写廉政诗词、描绘修竹;同一天,盐亭县文同清风馆里,10余位陕西籍客人认真听讲解员介绍“清廉太守”文同的生平事迹。

  谋发展 文旅升级“百花迎春来”

  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文化。文化感染能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在这次“文化三推”活动西安行盐亭非遗展馆内摆放的两件外形精美的鹅溪绢扇子,引起了王女士的关注。“很少见到这类传统刺绣制作的产品,美观还很实用。”说话间,王女士选购了几件文创饰品,“我打算多买点,给家人朋友一些。”

  为一个展览奔赴一座城市,为一个产品了解一段历史,为一场演唱会策划一次旅行……如今,游客在消费中不只渴望产品服务、美好风光,更希望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此,盐亭组织了包含感官体验、氛围营造等多重价值的交互活动,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以新潮的形式点燃人气。

  立足文化资源禀赋,盐亭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面向海内外擦亮叫响“嫘祖故里”品牌,从城市的差异化出发,不断做优文旅服务,加大特色产品供给,出新意、出新款、出新篇,让独具韵味的文化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对城市品牌、文化艺术和文旅产品进行推介,盐亭还现场发放现金抵扣券、文旅消费券,以消费为切入点,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展示非遗技艺,让文旅资源各尽其用、文旅场景扣人心扉、文旅消费适销对路。

  行旅河山、追逐风景;拜谒华夏之母,寻根丝绸之源;岐伯故里,体验岐黄之术……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盐亭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种方式,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以文“搭桥”,向游客“晒”出大美盐亭风韵。

  以文为媒,盐亭不仅在点上开花,更在面上结果:盐亭丝路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安旅游协会签订了深化运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凡西安旅游协会的会员单位来盐亭即可享受该公司旗下景区门票全免及观光车六折优惠。(记者 彭紫薇/文 陈冬冬/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