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394公里!绵阳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出炉
发稿时间:2024-01-26 10:1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1月25日,记者从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绵阳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正式出台。

  雪霁天晴朗

  愈发浓烈的“年味儿”飘荡在绵阳大街小巷

  骑上单车“刷”绿道

  背着相机“串”街巷

  “打开”美丽绵阳的方式不止一种

  “慢下来”让城市生活更富诗意

  

杜康.jpg

 

  视觉绵阳 杜康/摄

  1月25日,记者从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绵阳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正式出台。

  《规划》对绵阳市设计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的规模、等级和布局给出全面指引,以此塑造宜人活力街道,打造骑行友好城市,助力绵阳生态美市建设。

  

刘向东.jpg

 

  视觉绵阳 刘向东/摄

  什么是城市慢行系统

  以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系统。“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城市均在街道设计导则中明确要求保障慢行要素优先。”参与《规划》设计相关人士表示。

  《规划》明确,城市道路资源应优先保障绿色交通,其中以步行为首,其次是非机动车与公共交通。将在绵阳打造特色慢行网,共规划绿道394公里。

  

李孝鑫.jpg

 

  划重点

  记者整理发现,《规划》将整合既有休闲观光绿道、健康绿道,以步行功能为主,兼顾骑行。划定生活服务、商业活动、工业生产等不同慢行功能小区78处,确定中心城区慢行一类区15处,慢行二类区44处,慢行三类区18处。规划总里程约602公里的骨干慢行廊道,909公里的生活型慢行廊道,91公里的商业型慢行廊道,264公里的产业型慢行廊道。

  

1.png

 

  

2.png

 

  

6.png

 

  慢行一类区

  主要分布在涪城老城区等组团,片区内慢行活动密集,是人流密集的城市核心区。

  慢行二类区

  主要为居住区块及一般商业片区,慢行活动密集程度较高,是慢行优先兼顾其他交通方式的区域。

  慢行三类区

  主要分布在工业片区,慢行活动密集程度较弱,是给予慢行交通基本保障的区域。

  

东津路.jpg

 

  慢行优先原则

  对于改建的道路,应保障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基本通行空间。如在骨干慢行廊道,建议人行道保障2米基本通行空间,非机动车道保障2.5米基本通行空间。

  针对居民小区周边、学校周边,应优先保障慢行交通,分时段精细化动态管理路内停车与建筑前区停车。

  针对医院、交通枢纽、公交站点等特殊区域,严格落实慢行优先理念,禁止违章停车,保障基本慢行空间不被占用、慢行通道连续。

  

宋志杰.jpg

 

  关于停车问题

  建议依托步行道设施带或绿化带灵活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利用电子围栏技术,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

  关于安全问题

  在安全层面,《规划》也有详细的标准指引。如对于机动车道过街大于16米的道路,应合理设置安全岛,缩短单次过街距离;对于交通功能较强的道路,宜采用连续隔离形式,保护自行车通行不受机动车干扰;对于生活功能较强的道路,可采用标线隔离等形式,保护自行车路权并增强道路两侧的联系。

  

杨安文.jpg

 

  视觉绵阳 杨安文/摄

  关于人行天桥布设

  当行人过街交通流量较大,人车冲突较严重,人行横道已无法解决时(取行人过街量≥1600人次/高峰小时的标准),宜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涪江观察记者 兰建春 唐韬/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规划图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