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提倡简办红白喜事,减轻人情支出负担——绵州劲吹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发稿时间: 2023-09-21 08:24    来源: 绵阳日报

  初秋季节,走进绵阳城市乡村,感受到的是移风易俗培育出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一城文明风,满城皆新景。近来年,我市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绵州大地上,从城市到乡村,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这个国庆节举行婚礼,没有彩礼,因为家里有房住,也没有买商品房,客人10桌,双方亲戚热闹一下就好了,预计酒席总共花费不到两万元。”在涪城区青义镇戈家庙村,准新娘洪艳正在和婆家、娘家人一起筹备婚礼。准新郎刘先生说,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大操大办,“我们俩准备用简办婚礼节省下来的钱在西南科技大学附近开家火锅店”。

  戈家庙村68岁的村民唐琳说,以前,村里有新人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分别在各自家中或酒店举行婚礼,少则三四十桌,多的六七十桌,攀比现象严重,一些人甚至不惜举债办酒席,礼金也是水涨船高。现在,红事户主提前向红白理事会申报,白事则实行报告登记备案制,宴请对象限于亲友及左邻右舍,桌数不超过10桌,餐桌标准控制在600元以内,“风气正了,大家的人情负担也没了”。

  在涪城区,教育园区西园村、金家林社区、吴家镇等都成立了不同名称的红白理事会,采用积分制、红黑榜、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倡导婚礼简办、抵制高额彩礼;倡导传承孝道,厚养薄葬。

  在游仙区,婚俗改革试点正扎实推进——革除婚礼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高额婚宴花费、高额人情随礼等婚俗陋习,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等庄重文明婚礼形式的比例显著提高,喜事新办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群众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安州区黄土镇菩提村,人情攀比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比孝道、比品德、比最美家庭……乡风文明正能量在这里持续传递。

  三台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指导意见》,指导乡镇做好基层群众自治领域移风易俗相关工作,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红白理事会以红白喜事为突破口推进移风易俗,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不仅如此,在全市各地,红白喜事操办事宜有专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规定标准,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