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社区餐厅用餐
新开业的社区餐厅
绵阳新闻网讯 9月13日中午,走进涪城区南山社区幸福餐厅,桌椅摆放整齐、环境干净整洁。回锅肉、土豆烧鸡、红烧肉、清炒上海青……就餐区菜品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有荤有素、香气扑鼻。
不少老人正在排队打饭就餐,有人已经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长里短。家住126生活区的食堂常客王叔叔说:“我从家里步行过来只要5分钟,这里的饭菜好吃又便宜,我和老伴经常过来吃午饭,很方便。”
为满足周边老年人的就餐需求,涪城区整合民政、养老机构、社区、企业的阵地、资源和资金,新建和改扩建老年助餐点和社区食堂,重点解决“一餐热饭”问题,提升老年人和城镇困难群众“舌尖上的幸福”。目前,已建成养老助餐点和社区食堂5个,南山社区的幸福餐厅就是其中一个。
民以食为天,小食堂里连接着社会大民生,养老助餐点和社区食堂的开办解决了老人们就餐的烦心事,也提高了辖区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2023年计划投入建设补助资金360万元,加快建设助餐点14个,辐射全区4个街道。每个助餐建设点按照10-3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助餐建设补助。区财政预算50万元,专项用于城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边缘群众的就餐补贴。”涪城区民政局养老股股长汪雪介绍,即将建成养老助餐点和社区食堂2个,年内将再规划建设或改造提升其他老年助餐点和社区食堂10个左右。今年底,全区养老助餐点和社区食堂将超过15个。
为辖区老人打造舌尖上的幸福“食”光,涪城区民政局拓宽补贴保障渠道,探索“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支持社区盘活闲置阵地、招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食堂建设运营,组织有条件的餐饮企业以统一挂牌的方式参与社区食堂建设运营。
与此同时,改造升级社区现有公益助餐类食堂,利用养老服务阵地建设运营老年助餐点,通过适老化改造,配套老年人服务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并通过充值赠送、就餐打折、定额补贴、低偿供餐等方式为辖区高龄、残疾、空巢等特定人群提供公益助餐服务。
如今,老年助餐社区食堂模式不仅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就餐的实际困难,社区也成为集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涪城区将继续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科学布点、强化监管,用心为老人提供餐食,用情提供暖心就餐服务。(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