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三台县“遗脉相承”文明实践“品郪汉文化·赶非遗大集”志愿服务活动在郪江镇举行。
活动现场,川剧变脸、高跷狮灯、马马灯、金钱板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精彩纷呈,郪江米花糖、潼川豆豉、智华皮蛋、曹氏泡菜等非遗特色产品丰富多样,三台剪纸、布艺发簪制作、葫芦烙画、手编等非遗传统手工艺品灵动精致,充满浓浓文化味……吸引了众多赶集群众和游客前来观看、体验。
“这个作品是在国画上面作的麦秆画,灵感来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郪江崖墓群中的壁画‘狗咬耗子’……”在非遗项目推介环节,麦秆烙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怡珍向前来赶集的群众详细介绍着麦秆画作品《徙木立信》。非遗大集通过静态展陈、活态展演、非遗知识有奖问答互动等方式,向群众展现郪汉文化,送上了一场“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能体验、可带走”的非遗盛宴。在琳琅满目的非遗体验项目中,非遗传承人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讲述非遗实物背后的故事,既让群众领略到非遗内在的文化魅力,又能进一步激发社会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三台县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0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县级非遗工坊4处,非遗传习所50处,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发展土壤。下一步,三台县将深入挖掘和培育非遗资源,在让非遗走近群众、让非遗技艺得到推广和传承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非遗作品文化元素,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非遗+”模式。(喻月嫦 罗涛 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