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志愿者,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面向群众开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全国生态日宣传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参加的群众积极互动、踊跃答题,气氛热烈。志愿者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知识问答等形式,对生态环保政策及知识等进行普及,在寓教于乐中,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保知识深入人心。
在绵阳,还有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聚焦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邻里互助”“暖冬行”“扶弱帮困”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将薪火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思路,近年来,市文明办全面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典型选树工作。最美志愿者邓启志、志愿服务项目“心沐计划”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市志愿者协会入选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韩思春入选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为广大志愿者树立了标杆,形成了志愿服务“磁场”效应。
我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成立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建成社区、公共场所、文化设施、窗口单位等志愿服务站(点)10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40个,实现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绵阳,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一个个温暖的身影,凝聚着点点爱心之火,也温暖着这座城市。绵阳现有志愿者93.6万名,志愿服务组织8312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5万次,已累计培育和发起20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爱心奉献1003.9万小时。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数据显示,绵阳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文明实践所166个、文明实践站2069个、文明实践点(基地)910个,构建形成文明实践“15分钟服务圈”。
在七夕节之际,涪城区工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与辖区1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以“传统与爱的相遇”为主题的七夕文化公益活动,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8月18日,在魏城镇社工站,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与社区聚焦“五社联动”,开展“五彩假期志愿陪伴”活动,丰富留守、困境儿童的暑期生活,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增强想象力与创造力……
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绵阳广大志愿者学雷锋、树新风,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彭紫薇)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