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生态保护达人梁春平—— “与自然共享25年青春”
发稿时间:2023-08-15 09:2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入伏后的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景色怡人,天色未亮,巡护员梁春平就早早起床整理行囊。简单地吃过早餐后,他便和队友一起,踏上了本月的巡护旅途。

梁春平在巡护途中

  绵阳新闻网讯   入伏后的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景色怡人,天色未亮,巡护员梁春平就早早起床整理行囊。简单地吃过早餐后,他便和队友一起,踏上了本月的巡护旅途。

  自然巡护员,一个看似充满了诗意和故事的职业,但只有真正从事这一行业才知道其中的艰辛与困难。

  受父亲的影响,梁春平1997年从学校毕业后就第一时间回到王朗自然保护区,开启了长达25年的风霜历程。而他,也正是王朗监测工作初始的“创业者”之一。

  初到王朗,梁春平对这个原始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但巡护工作很快将他拉回现实。“开始以为就是进山看看小动物,到处巡查一下,也挺好耍的。但真正走进山里,才慢慢懂得了这份工作。”梁春平说,作为一名巡护员,每人每年平均需要步行2000多公里山路,相当于从绵阳到上海的距离,期间不仅要面对高海拔以及天气突变的恶劣环境,还要随时提防野兽。

  对巡护员而言,最艰难的是冬季巡护。从大本营出发,沿巡护路线而上,背着十几斤重的行囊,步行不到几公里便让人汗流浃背。然而,越是流汗越不敢停,因为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一旦停下,汗水很快就会结冰,让人体验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常年的风雨侵蚀,梁春平患上了关节炎。即便是这样,他和队友也需要对区域内20多条相对固定的路线进行巡护,每年至少走四次。这一路上,避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趟水、摔跤……而这些对他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比起这些困难,我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区里那些珍稀动植物身上。”梁春平说,王朗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有野生大熊猫、羚牛、亚洲黑熊等珍稀动物,还有不少珍稀植物,每一个物种都值得他仔细研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他认真守护。

做巡护记录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梁春平看来,保护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为了让它们更好地生存,从而营造出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好的生态环境,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能有更好、更健康、更绿色的发展空间。

  2020年,梁春平负责王朗秘境之眼红外相机监测项目以来,王朗野生动物视频多次在央视各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在向公众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工作成效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并投身其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日趋变好,怎样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如何帮助保护区周边的老百姓实现绿色增收,成为了梁春平等自然保护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为了帮助居住在保护区周边的群众寻找致富路,梁春平和同事们主动联系了高校专家教授,为当地群众引进3000多株花椒树和品种优良的蜜蜂。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不少人已经靠着种植花椒、养殖蜜蜂有了收入。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有良好生态的支撑,当地的花椒等产品不愁销路,也正是因此,老百姓进山偷猎、挖药材的现象明显减少,在王朗及其周边区域,人与自然真正绘就了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如今,早已成为巡护员“老人”的梁春平,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时坦言,“巡护员其实是一门‘一专多能’的职业,除了能高质量完成野外监测巡护任务外,平时还需要担任自然教育导师、电站维修工、电力保障员、电焊工、养路工、救灾员等多种角色。但不论工作有多苦多累,守住生态红线,守护一方生灵,守候人与自然和谐,就是最大的意义。”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