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涪城
【涪城】三年三跨越,涪城是如何做到的?
发稿时间:2023-08-15 09:0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 8月8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3赛迪百强区》,这份榜单根据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从全国905个市辖区中梳理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100的区。涪城区连续4次上榜,较去年再进4位,居第59位,提前实现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5年内挺进全国百强区六十强目标。

  原标题:全国百强区排名第59位,三年累计跃升15位——

  三年三跨越,涪城是如何做到的?

  8月8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3赛迪百强区》,这份榜单根据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从全国905个市辖区中梳理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100的区。涪城区连续4次上榜,较去年再进4位,居第59位,提前实现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5年内挺进全国百强区六十强目标。

  

创明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

  跻身全国竞争大格局 涪城强在哪里?

  从2020年首次上榜,涪城区的排位从最初的74位,到2021年的68位,2022年的63位,再到2023年的59位,三年累计跃升15位,晋级位次居全省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区”中集中了全国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尖子生”,涪城区能连续上榜,凸显出涪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劲和潜力,成绩“含金量”十足。

  从数据看,2020年,涪城区属地区生产总值仅541.15亿元,2022年达到656.08亿元,辖区地区生产总值更是突破千亿,2022年达到1290.78亿元。经济实力实现了从全市第一方阵到方阵第一的发展跨越。

  从指标看,在百强区23项指标中,涪城区有8项排名前20位,其中,GDP增速、人口集聚度、城区首位度、地区贡献度4项指标在全国百强区中均排名前10位,凸显出涪城蓬勃的发展活力。

“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农业主题公园

  全国百强区连续升位 涪城有何秘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强则底部强,县域活则全局活,县域富则百姓富。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的主城区——涪城区的脱颖而出,秘诀是什么?

  纵观前行之路,答案呼之欲出:涪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思维,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对标落实市委“五市战略”,聚焦助力绵阳“五中心一枢纽”建设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以“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以科创引领激活发展新动能——

  三年来,涪城区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大力实施“科教强区”战略,以系统思维谋划科技创新发展。目前,15个科创平台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绵阳星座”首发星“涪城一号”发射入轨,空天产业“箭、星、器、数”产业发展生态加速构建,“涪城科创大走廊”日新月异,永贵科技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4+2”科创产业体系成势起飞。

  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以产业支撑增强发展硬实力——

  做大先进制造业,精准聚焦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通讯和新能源产业,科学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全面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10家,2020年到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做强现代服务业,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构建“1+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绵州记忆”特色街区铁牛广场、马家巷、绵州里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投运,2020-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做精现代农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以“涪城蚕茧”和“涪城芦笋”为两大特色产业,以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构建起“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发展。目前,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全面建成投运,“五朵金花”渐次绽放、精彩呈现,农村面貌欣欣向荣、农民收入步步攀高。

  坚持“开放活市”战略,用心用情做优发展软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精准化、专业化、平台化“三化”招商深入实施,用市场化机制创新组建“涪城荟”招商联盟,持续扩大“朋友圈”;200余名专业力量一线出击,2020年以来成功引进项目462个、签约金额1807.13亿元,其中百亿项目6个,5亿元及以上项目66个,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持续擦亮“三度服务”营商品牌,深化落实联系服务企业四大常态机制,认真兑现惠企政策措施,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发展。践行“一线工作法”,全力服务项目建设,紧盯流程抢时间,系统梳理项目建设各环节堵点难点,促进项目建设能快则快;紧盯工地赶进度,常态落实“日调度、周解难、月曝光”机制,下沉一线解难题;紧盯服务提质效,深化“周听”专题研究解难、项目专班全程跟进、“掌上议事厅”在线服务机制,奋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坚持“生态美市”战略,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城市持续更新。青义老场镇、迎宾路20号等9个旧改棚改续建(新建)项目持续推进,2021年批次69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面完工,2022年批次135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80%工程量,东方广场等7处口袋公园、美丽街角建设稳步实施。提质城乡环境,统筹投入10亿元资金,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深入实施“三线”整治、市容秩序管控、违法建设整治、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和垃圾分类治理五大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民生为本,高质量打造有“福”之城——

  做实民生项目,扎实推进“十心行动”“五润行动”,815名干部精准帮扶2007名城镇困难群众,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完成民生实事项目188个。“强基工程”全面启动。区财政3年预算1亿元夯基固本;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新创建“全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1个,累计达5个,数量居全市第一;新创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单位累计达10个,数量居全市第一。

三江码头

  面向未来 涪城如何再创新高?

  新征程、新目标。面向未来,涪城区将对标对表“四个发力”重要要求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大力践行市委“五市战略”,以立说立行不拖沓,认真较真不避难,一线作为抓落实,锚定最优争一流的精气神,持续抓好项目投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培育、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用干部“辛苦指数”赢得涪城“发展指数”,加快构建具有涪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书写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新篇章。(杨海燕 吴佳泥 尹秦/文 涪宣/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