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眼下,正值酷暑时分,每天夜里,游仙区仟佰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内却依旧亮着灯光。游仙区人大代表、仟佰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红梅仔细确认成熟羽鸡的毛色状态,熟练指挥养殖场帮工将待售鸡笼装上运输车,等待着新一批出栏鸡为专业合作社带来好收益。
“身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长期以来,我生活、工作的地方都在农村,接触最多的就是农业的事,最关注的也是农民的事。”作为集体经济“领头人”,张红梅总是在青脚鸡养殖、销售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用智慧与汗水带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2019年5月,张红梅带着“第一桶金”回乡创业,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完成了首批5000只存栏鸡的养殖、销售,并通过追加投资10余万元,完善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等设施,实现了青脚鸡养殖场提质升级。目前,青脚鸡养殖场、放养场地占地总计10亩,每批存栏鸡可达4500余只,一年出栏约3万只,同时与18个养殖户达成合作,年出栏达15-16万只,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
在谈起养殖场的经营状况时,张红梅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目前,我们的青脚鸡面向全国各地销售,主要销往成都龙泉驿区、重庆及贵州等地。鸡的销量好了,钱包也鼓了,养殖基地还帮助当地村民3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67人,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
作为民声“代言人”,张红梅充分发挥代表职能,用心用情收集反映选民诉求与愿望。
当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后,赋予了张红梅更多使命、职责与担当:“我既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更是一名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人大代表。”张红梅时刻关注长林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返乡农民工创业等问题,根据长林村地理地质构造、集体经济经营状况等实际情况,她常常在经营鸡场的间隙时间积极学习集体经济项目规划、土地使用等政策法规,在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议》,包含硬化基地通组路、加固堰塘等意见两则,引起区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回应。
今年,张红梅的目光依然聚焦农业上:“我要继续为农民发声,为推广‘互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兄弟姐妹们回来创业营造良好氛围。”(绵报融媒记者 周钰)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