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涪城
【涪城】“三化一式”赋能西部教育强区建设
发稿时间:2023-07-18 08:4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到2027年,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区,为绵阳打造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在近日召开的涪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涪城区发布《坚持“三化一式”建设教育强区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吹响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区“冲锋号”,激励动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标题:以科学化为方向、个性化为取向、现代化为手段、开放式为特色——

  涪城:“三化一式”赋能西部教育强区建设

  体育课上使用智慧体育系统进行授课

  以科学化为方向 办有内涵的教育

  成绵路小学改扩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六一”小学、浸水幼儿园加快建设,滨江路小学扩建工程稳步推进……涪城教育处处充满“新”风景。

  “我们将以科学化为方向,办有内涵的教育。”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涪城教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涪城区将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坚持“改两头、保中间”,扎实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涪城区还将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破除“五唯”痼疾、落实“五育”评价,大力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加快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学校、家长、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真正做到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评”。

  学校升级扩容,涪城区站高谋远,科学规划。记者了解到,涪城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学校布局“腾笼换鸟”,在保留初中教育的基础上,推动中心城区中学稳步向城市新区扩展,加快完善城市新区教育配套,用腾挪出来的空间办小学和幼儿园,更好满足中心城区学生就近入学需求,确保涪城教育资源布局适应城市发展。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洪刚摄)

  以个性化为取向 办有温度的教育

  绘画、舞蹈、足球、茶艺……在涪城区的各中小学校园内,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涪城区作为绵阳市主城区,城市教育资源富集。近年来,涪城区在培育学生学术成就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天赋与成长潜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学校除了开设国家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全面发展。”涪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意见》提出,破解“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序去除教育程序化、批量化,大力普及教育个性化、定制化,使育人路径更多样、学生选择更多元、成长道路更多维。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涪城区坚持学生为本,注意尊重学生天性、培养学生灵性、彰显学生个性,推进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宜教育,实现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在涪城求学的娃娃都能学业出彩、人生精彩。

  能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此,涪城区还将系统推进学校办学个性化、班级建设个性化,科学定位每所学校发展愿景,以班级为单元提升辨识度,形成“一学校一特色、一班级一品牌”的生动办学格局。

  幼儿园里孩子们开心的笑脸

  以现代化为手段 办有品质的教育

  现代化的智慧教室、多功能智慧体育系统、最先进的全贴合纳米智慧黑板……走进绵阳市第二中学金家林校区,让人感受到智慧教育的神奇魅力。

  “智慧教育的应用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助力老师精准教学,也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绵阳市第二中学金家林校区梁辛介绍道,以前学生们的作业,只能做在书本上,老师们批改起来效率不高,现在有了智慧课堂,学生们可以直接在智慧终端提交答案,老师马上就可以批改、讲解,很方便。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飞速突破,科技创新赋能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2021年7月,涪城区全面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涪城智慧教育示范区(一期)项目建设包含中心机房建设、中小学校园网络升级、教室班班通升级,增配台式计算机等,目前已全部安装并投入使用。”

  为持续推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提出,涪城将践行现代理念,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以现代化教育理念引领涪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聚焦西部地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强涪城智慧教育平台,以教育数据资源为要素,探索AIGC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造‘AI+教育’试点学校,让虚拟数字教师走进课堂、融入教学,把教师和学生从传统教育教学中解放出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涪城把教师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深化“教师阶梯成长”“银龄助教计划”“名师工作室”等创新机制,强化校际教研、名师教学交流,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以开放式为特色 办有格局的教育

  简洁大气的教学楼,明亮整洁的教学环境,一应俱全的现代智能教学设施设备……走进成绵路小学,处处都展示出校园的生机活力。

  成绵路小学位于绵阳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大班额”问题日渐凸显。为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涪城区重新“组盘”,将该校本部原址与绵阳五中整体改扩建,抱团发展。

  为加快推进“科教强区”建设,加速推动涪城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涪城区根据辖区内学校分布、师资配置、教育质量等实际情况,按照城乡统筹原则,将全区4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分为城南、城北、城西“三大学区”。

  “我们的大学区实行统筹招生管理、统筹教育资源、统筹考核评价等6个统一,城区(农村)成员校分校标准化建设、特色化发展的‘六统一分’运行机制,推动大学区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接下来,我们还将深化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教育资源流动的空间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共通共享;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大学区制改革,强带弱、老带新、城带乡,促进区域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施意见》提出,将下大决心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公民融建、产教融合,建立健全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动招生、联动培养、联动就业机制,实现职校学生“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据了解,今年6月,绵阳职业技术学校与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并设置“惠科班”。

  “‘惠科班’将于9月正式开班。”涪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接下来还将推动更多职业技术学校与区内、市内企业合作,开办长期班和短期班,让职业教育与涪城乃至绵阳的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助力涪城加快打造西部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区。

  (杨海燕/文 涪宣/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