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传统习俗包括扫墓、踏青等。
说起清明节,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节日“寒食节”。“寒食节”这天有祭祀扫墓的传统,因为在清明节前后一二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节逐渐融合。清明吃寒食、扫墓踏青,一直延续至今。
又是一年清明节,绵阳各地也迎来扫墓高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更迭,祭祖扫墓一直是清明的传统习俗,这也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灿烂厚重的表现。
“清明时节怀先辈,梨花风起念故人。”除了祭拜先祖,也有很多人选择去烈士陵园祭拜英烈。“清明期间,我们开展了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形式多样的‘云祭扫’活动,烈士亲属、退役军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网络对英烈进行祭奠、献花、留言,向英烈寄托哀思、致敬缅怀。”市烈士陵园保护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清明还是踏青的好时节。万物回春,天朗气清,外出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享受美好春日,因而清明时节既有扫墓雨纷纷的悲伤之感,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之意。
人间四月,迎来清明时节。全家老小回乡祭祖,表达哀思,扫墓结束后,约上三五好友,去享受美好春日,在人间四月天里赴一场清明之约,不亦乐乎!
温馨提示
清明祭扫活动中,焚香点烛、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活动频繁,加上祭扫区域一般草木密集、可燃物较多,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发火灾,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文明祭祀。
此外,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应根据节气变化进行轻度的运动,跑步、打太极、郊游都是很好的选择。“清明这段时间容易引发感冒,尤其是儿童,家长需要多加注意。”市中医医院医生伏元昌介绍,春季昼夜气温变化大,是感冒高发期,要注意保温防寒,衣服要宽松适度。“清明假期各种鲜花盛开,花粉过敏者在出门游玩踏青的同时,应尽量避免与花接触。”
(绵报融媒记者 郑金容)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