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报道 > 正文
铸就“三个高地” 当好建设现代化绵阳主力军
发稿时间: 2023-03-13 08:29    来源: 绵阳日报

  □夏明

  九洲作为重点国有企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义不容辞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在“五市战略”中找定位,在打造成渝副中心路径中找着力点,把这次读书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抓发展的实际成效,锚定“千亿九洲”目标,突出铸就“三个高地”,为绵阳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铸就产业发展高地。市委读书班指出,打造成渝经济副中心要全力做强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赛道”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做强核心支柱产业,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九洲为绵阳做强工业、打造成渝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的基本要求。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大型科技企业,九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做优核心支柱产业,持续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业务。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必须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持续聚焦新一代通信,数字经济、卫星导航、大飞机等领域,推进生产信息化、设备智能化、运营数字化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要素生产率,打造更多的“专精特新”,助力国家和省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赛道拓展方面,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创新产业突破发展。通过核心聚焦,多维突破,铸就产业发展高地,在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铸就科技创新高地。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推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是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九洲必须胸怀大局,充分发挥绵阳科技领军型企业带头作用,全力推进创新突破,铸就科技创新高地,助力绵阳打造成渝科创副中心。铸就科技创新高地,最根本的是做好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强化机制引导,将人才支持、创新激励、业绩联动、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进行固化,完善科研体系,全面激发活力,赋能产业发展。最必需的是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发挥好九洲47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作用,用好绵阳“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把九洲融入全国创新网络,探索创新投入新模式,推动技术成果高效流动和转化。最紧迫的是要通过持续保持不低于6%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晰技术路线布局,着眼高精尖,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多学科技术开发和工程化运用为切入口,组织实施一批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攻克一批“杀手锏”技术,在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造国之重器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品和服务,助力擦亮绵阳科技城“金字招牌”。

  铸就人才聚集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构建好“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去年,绵阳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人才工作部署,出台“人才十条”新政,为国有企业招才引才提供坚强支撑,营造良好环境。九洲作为绵阳科技型企业人才聚集地,必须勇担使命,抓好市委“人才兴市”系列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要紧扣集团发展战略,细化市委人才支持政策,配套资金,确保接得住,用得好;要用好九洲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塑造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着力聚焦产业发展和“高精尖新”,面向“双一流”高校,每年引进1000名本科以上人才。另一方面要持续营造爱才敬才氛围,推进1000套人才公寓建设,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的创新,把人才队伍建好用活;要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和科技成果共享路径,探索项目收益分红激励、股权激励等模式,与人才共享发展成果、共担风险、共同成长,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全力实施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党的建设、技术技能四大人才工程,做强九洲人才大盘,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人才聚集高地。

  (作者系九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