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 > 正文
深入实施“五新一优”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体系——专访市商务局局长罗盛军
发稿时间: 2023-02-25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绵报融媒记者 谢艳

  2月12日至16日,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在开班式上明确要求,打造成渝消费副中心,要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平台、增强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体系,提升绵阳在区域消费的吸聚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学习成果入脑入心,如何强动力、添举措,助力打造成渝消费副中心?近日,记者专访了市商务局局长罗盛军。

  记者:去年以来,我市消费市场发展成效如何?

  罗盛军: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一是消费预期更加稳定。在全省率先出台“促消费13条”,获得省商务厅高度肯定。统筹2亿元真金白银发放普惠消费券、大宗消费补贴、助企纾困,累计拉动零售、餐饮、家电、汽车消费29.1亿元。二是消费氛围更加浓厚。全年举办各类促销活动450余场次,带动消费460余亿元。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主题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消费活力充分调动,仅绵阳之春国际车展等4场车展就直接带动汽车消费超18亿元。“走北川”集市、三台县主题消夏文化季、天池湖交响音乐会等地方特色活动拉动乡村社消零增长1.6%,高于城镇4.2个百分点。三是消费供给逐步提质。成功引入全国知名零售品牌王府井购物中心,建成雨村·十坊、沸腾川里等商旅文多业态融合示范项目。罗森、MK等知名品牌入驻绵阳,霸王茶姬、泡泡玛特、理想城市展厅等首店开业。同时,我们还争取到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等项目资金支持6271万元,开展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等项目。

  记者:围绕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全市商务系统将如何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平台、增强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体系,助力打造成渝消费副中心,有怎样的“落地”谋划和举措?

  罗盛军:我们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成渝消费副中心这一目标,深入实施“五新一优”行动,努力把绵阳建成“品质消费集聚地”“特色消费目的地”“智慧消费引领地”,力争到2027年全市社消零总额突破2500亿元。

  一是着力构建新体系。挖掘城市商业潜力,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商圈,打造环人民公园千亿商圈、高新区环城市奥莱等5个百亿商圈,建设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构建主题鲜明的特色商街,着力建设绵州记忆、安州洋马路等1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同时,进一步提升县域商业能级,建好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江油市、涪城区、安州区6个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打造成渝地区县域中心仓,争创全省消费创新引领县。

  二是着力打造新场景。聚焦丰富消费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力争建成10个省级特色消费新场景。持续提升地标场所的影响力,打造越王楼、方特东方神画等10大夜间经济示范区。突出城市品质、田园生态、健康休闲等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建设铁牛广场-天青苑、仙海木兰花田园综合体等10大商旅文融合发展集聚区。

  三是着力搭建新平台。以中国(西部)健康食品博览会为牵引,抢抓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区域性展会新品牌。更好满足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车展、家博会等10个特色促消费平台的号召力。持续推进“绵品出川”“绵品七进”等活动,建成100个绵阳名优特精品馆、5个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和格鲁吉亚保税展示展销中心。

  四是着力拓展新业态。重点发展以网络购物、直播电商、在线教育、医疗等数字消费,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商场、餐厅、酒店,满足人民品质生活需求。持续增强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敏锐度,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在健康消费、品质消费、文化消费等领域的积极探索。

  五是着力激发新动能。加大对消费品牌的培育和运用,大力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力争招引品牌首店50家;支持老字号品牌连锁化发展,培育20个绵阳老字号,争创四川老字号、中华老字号。

  六是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加强部门联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市场,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示范街区、示范商场,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强化消费政策引领,及时出台惠民暖企举措,加大惠民消费券、大宗消费补贴等活动的开展力度。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