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2月7日,G347线黄江大桥如期完成病害处置及荷载提升后通车。
“现在北川到江油方便多了。”2月8日上午,北川羌族自治县通泉镇黄江村1组村民康小琴站在黄江大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发出感慨,大桥完成整治重新通车后,到江油只要20多分钟,大大方便了居民往来。
“黄江大桥打通了货运通道,货运物流到高速公路缩短了至少40公里。”通泉镇副镇长李兴华说,这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大桥通车,起到了交通分流作用,减少了拥堵,增加了运输能力,也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
2019年,黄江大桥建成通车后,由于大量载重货运车辆通过,桥梁承载力超过了公路承载标准。
2022年1月,北川羌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在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黄江大桥桥面连接横缝全部断开,出现较严重病害。经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病害检测发现,梁板裂缝和严重下挠,橡胶支座开裂,存在安全隐患。为确保桥梁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北川交通部门立即开展交通管制、动态监测。2022年初,北川决定对黄江大桥病害进行处置和提升荷载能力。2022年8月,黄江大桥病害处置及荷载提升进行封闭施工。
黄江大桥是G347线北川段重要桥梁,连通北川通泉镇和江油含增镇,全长131米,宽18米,双向四车道。病害整治通车后,对两岸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周雪梅 黄永康 绵报融媒记者 刘毅 胥江 文/图/视频)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