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推进“第二个结合”须科学鉴别精华与糟粕
发稿时间: 2023-12-11 08:31    来源: 绵阳日报

  □李群山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建设规律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把握。要推进“第二个结合”,首要的前提是必须正确鉴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避免误将糟粕当精华,导致“第二个结合”出现失真、变形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在综合运用阶级定位法、辩证分析法、历史评价法、文明互鉴法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从而把“第二个结合”不断推向前进。

  阶级定位法。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时就必然要运用到阶级定位法。阶级定位法就是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出发将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划分或阶级定位,然后从历史人物所属阶级立场出发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在传统文化评价过程中,运用阶级定位法的目的就是要区分传统文化当中哪些是封建性糟粕,哪些是民主性精华,“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是辩证分析法的重要构成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评价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在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分为二”原则,明确批判那种“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的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全是封建文化,对于封建时代所创造的文化须作如下三重区分:要把封建主义的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反封建的东西、人民的东西加以区分开来;对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应区分发生、发展和灭亡三个不同时期;对于人民创造的文化,也不能全盘肯定,也要加以具体分析,有可能也会打上封建社会的烙印。

  历史评价法。历史评价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将所要评价的对象放置到它们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我们不仅要站在当今时代角度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也要站在古人所处时代考察其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

  文明互鉴法。“评价是比较的结果,没有比较就无法评价”。所谓文明互鉴,就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借鉴的前提显然是相互比较、反观自身,在比较中寻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可以说“互鉴”内在地包含“镜鉴”和“借鉴”两层含义。“镜鉴”就是以“它种”文明作为镜子,审视自己。先有“镜鉴”,才有“借鉴”。只有坚持文明互鉴才能够使每个民族更加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待和评价自身文化,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这样才有利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上述评价方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历史主义原则等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文化评价上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确保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历史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结合”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