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是北川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新、快、实、真、严”的硬朗作风,筑牢安全发展的底部基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川篇章。
坚持生态立县,厚植现代化北川绿色本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北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北川没有任何单位、企业和个人可以例外。在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污染防治,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
坚持文旅兴县,铸就现代化北川文化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前行的重要遵循。北川是大禹故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感恩文化交相辉映。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是提振全县各族群众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是立足北川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弘扬、创新禹羌文化,打响羌绣、羌食、“非遗+旅游”等文旅文创产品知名度,深度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
坚持工业富县,做优现代化北川产业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围绕“专、精、特、新”发展方向,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北川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通用航空、食品医药“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通航产业制造业“零突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围绕建设西部通航产业高地目标,深化全产业“链长制”,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开放活县,拓宽现代化北川发展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发展,必将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拓展更大发展空间,提供更大发展动力。作为全国离中心城区最近的少数民族县,北川区位优势明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战略叠加,为北川更好融入国省市发展大局,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谋求合作共赢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必须“跳出北川看北川”,深入实施交通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打响“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好、办好衢州“北川馆”“大禹文化交流”等开放平台,积极参与“绵品出川”,深入实施人才招引等活动,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城乡融合,提升现代化北川共富成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城乡融合,促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随着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北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协同发展态势加快显现。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城镇建设提升攻坚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文明、防灾减灾建设,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北川羌族自治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