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报道 > 正文
李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党校新作为
发稿时间: 2023-01-30 08:38    来源: 绵阳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百年大党谋划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为努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公共管理教研室作为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内设教学科研机构,要在坚持教学、科研、咨政、宣讲一体化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开发教学专题,打造特色优质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章部署,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绵阳拥有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国防军工文化,要深挖文化底蕴,讲好绵阳故事,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素材甄选好、搭建好,加快绵阳优势特色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要结合绵阳山区丘陵地形多自然灾害的地理环境,聚焦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内容开发实训课和案例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比较研究、桌面推演、互动研讨,提高学员决策能力和实战能力。

  深入调查研究,推出精品科研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六个坚持”,就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科研是教学专题开设的基础,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了解实情,教学才能更接地气。要加强对公共政策、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电子政务的调查研究,拓展理论新视野。组织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公共管理专业方向教师,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研究阐释。

  形成咨政报告,提高智库服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要树立战略思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与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本级党委政府、市委党校分校的联合研究。善于观大势、谋全局,在全国找坐标、争位次,强化机遇意识,学习苏州、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扬“解剖麻雀”精神,围绕城市治理、疫情防控、民族文化等方向开展蹲点调研。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深入地研究,既要找到症结所在,也要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智力支持,助力绵阳高质量发展。

  开展基层宣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党校教师的重要使命,公共管理教研室教师必须拥有牢固的理论功底、学术功底和政策功底。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担当,在宣讲中把准方向、把牢导向,明确“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坚持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宣讲,推动党的理论深入基层、入脑入心。围绕公共服务、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内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运用事实数据、典型案例、鲜活语言、生动故事阐明观点,做好二十大精神的基层宣讲。要紧密联系各地情况和风土人情,讲好“地方话”,让宣讲既有深度,也有温度。

  (作者系绵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