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森林草原防火 > 正文
严管火源、排查隐患、精准防控……我市全力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发稿时间: 2023-01-12 08:34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1月11日,记者从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获悉,2023年全市森林防火期为1月1日至5月31日,其中2月1日至5月10日为森林高火险期。当前,我市正从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精准防控、强化宣传等方面多举措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力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826.63万亩,森林面积1701.67万亩,居全省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56%,居全省第6位。加之区位特殊,人口密度大,林区林缘生产生活用火频繁,部分群众违规用火习惯尚未彻底改变,火源管控难度极大,防火任务艰巨。

  对此,我市严格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严禁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吸烟、烧纸、烧香、点烛、煨桑、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烧蜂、烧山驱兽、电猫狩猎、火把照明、生火取暖、野炊、烧荒、烧地边、烧田埂、焚烧秸秆、烧灰积肥、焚烧垃圾、户外露营用火及其他野外用火;按规定在林区要道以及国有林场林区、各类涉林自然保护地、旅游景区景点等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并设置森林防火警示牌、预警信息提示牌和“防火码”,配备必要的火源探测器。凡进入森林防火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扫码登记,接受防火检查,主动交出火源由检查站代为保管,严禁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森林防火区。火车、机动车等司乘人员严禁在森林防火区丢弃火种火源。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才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前。按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正常态化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森林防火区内的重点地段、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以及在森林火灾危险地段的铁路、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和电信线路设施等,开设必要的防火隔离带,清除沿途、周边或下方的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对电力、通信线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定期组织看守巡护和加强安全检查,整治存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根据各地各单位火险等级、火险区划等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和职责任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预警,严格落实火险预警逐级“叫应”机制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

  在此基础上,加强应急准备和科学处置。森林防火期内,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和负有森林防灭火任务的部门(单位)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高火险时段在重点地段前置扑火力量、装备和物资,靠前驻防、带装巡护。一旦出现火情,按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疏散转移受威胁群众和保护重要设施,在具备条件和扑火人员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立即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有序组织开展扑救,控制火情,防止蔓延,减少损失。(绵报融媒记者 谢艳)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