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绵阳:创新赋能"内外兼修"提升文明指数
发稿时间: 2022-07-11 09:0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植文明于琼花,播仁德于玉树。火热的七月,无论是在绵阳城区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田野,城市街巷涂鸦、志愿者服务、城乡环境整治提质行动、道德银行、积分制、村规民约、联户制、乡贤评议……一个个文明创新基因植入城市血液,凝聚成推动绵阳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大动力,文明新风席卷绵州大地。

  原标题:环境提质、道德银行、积分制、联户制……

  绵阳:创新赋能“内外兼修”提升文明指数

  绵阳新闻网讯   植文明于琼花,播仁德于玉树。火热的七月,无论是在绵阳城区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田野,城市街巷涂鸦、志愿者服务、城乡环境整治提质行动、道德银行、积分制、村规民约、联户制、乡贤评议……一个个文明创新基因植入城市血液,凝聚成推动绵阳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大动力,文明新风席卷绵州大地。

  在绵阳城区及乡村,利用城市闲置边角打造的人文景观口袋公园随处可见;街头巷尾的文化涂鸦、健康文化墙、健康公园、公民道德宣传、LED文明宣传让人耳目一新。

  在涪城区青义镇、安州区河清镇、游仙区信义镇,“道德银行”让“德”者有所得。其运行参照银行运营创新出一种乡村治理新模式。

  “老板,我的‘道德银行’存折积分不少,想兑换卫生纸和志愿者服务,帮我姨清理一下房前屋后。”在涪城区教育中路西园村指定的“超市”内,货架上摆满了各类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商品可以通过“道德银行”所存的积分免费兑换。“帮助村里老人理发、为村里的防疫帮点忙,甚至做清洁都有积分,可存入‘道德银行’,不仅能购买服务,还能购买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一周姓村民在兑换需要的物品和服务时说。

  积分兑换商品与社区治理挂钩让城市文明指数不断提升。在涪城区石塘街道古井社区,居民所获积分可在指定的红色超市兑换商品。该社区创新红色指数评价法,如举报、揭发他人违法行为加分,乱丢垃圾扣分、乱搭乱建扣分……辖区居民通通以120条加减分项目为标准,开展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党员干部低于80分的,取消各种评先评优资格,纳入个人银行征信系统和扣减年终分配等反向惩戒,效果立竿见影。

  “我们绵兴村实行文明指数积分制,做好事有积分奖励;谁仗势欺人、打架斗殴、造谣传谣的,在负相关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被扣分。”村民向仕春说。“积分制是‘群众文明指数’评价的表现,主要由基础分、加分项、扣分项三部分构成。”绵兴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满分为100,依托“村规民约”,按照“比户容院貌看习惯”“比遵纪守法看品行”“比尊老爱幼看美德”“比移风易俗看节俭”“比传播文明看典型”五个方面对全村非党员群众进行量化打分评比。将积分制度与分红挂钩后,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变得积极,现在家家户户都以争先进为荣,助力群众养成文明习惯。

  在涪城区吴家镇,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彩虹路“的公路直接通往湖光山色农业主题公园及沿线产业主干线,道路两边由蓝黄红三色组成,两旁波丝菊、小雏菊等各种鲜花竞相开放。荷花、稻虾种养殖成片,风光旖旎,花香醉人。以评比文明户、文明商家的方式,让文明生根发芽,在这里,文明礼仪、乡风善治等各类公益广告色彩明亮,抬眼可见、驻足可观,与道路、绿地相互衬托,文明之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此外,在高新区、江油市等地,还通过挖掘当地乡贤文化,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以多种方式为乡风文明“活血化瘀”,促进了社会和谐。(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