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子环境越来越美,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儿童之家这些文化阵地也丰富多彩,大家生活美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盐亭县高渠镇白虎村村民梁大姐高兴地说。
近日,记者走进“全国文明村镇”盐亭县高渠镇白虎村,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欢聚一起,聊天说笑,构成了一幅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记者获悉,白虎村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农民夜校、农家书屋、自创方言快板、自编歌舞……党员干部们不断创新宣传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惠民政策、文化生活等结合,让党的理论政策飞进百姓家、走入村民心。
除了滋养村民精气神,美丽村庄的建设也是重心之一。为提高乡村“颜值”,白虎村新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民居。同时,新建和提升村社道路3.2公里,村道沿线栽种绿植600余株,美化庭院34户,还在村民中间开展庭院环境评比活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美丽家园中。全村上下齐心协力,让乡村环境绿起来,村庄美起来,乡风好起来,白虎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四川省卫生村”“市级农民夜校”“省级文明村”“信用村”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一系列荣誉背后,是白虎村全力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探索和努力。如今,村里村容整、民风淳、文化兴,文明新风“吹”进了村民心间,“现在我们的生活吃得好、穿得好、耍得好,没事就来跳跳舞、唱唱歌,下下棋。”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的日子甜美又有奔头,属于白虎村的文明乡风故事又掀开了新的篇章。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