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筑牢“文明之本” 厚植“文明之根” 铸造“文明之魂”
绵阳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按下“快进键”
绵阳新闻网讯 7月5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吹响全市攻坚文明城市创建“集结号”,发出补短强弱“动员令”,按下推动落实“快进键”,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强化责任担当,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硬仗。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我们的城市,市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共建的主角。”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从思想引领、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四个方面着手,突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攻坚行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当标杆、作示范,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筑牢“文明之本”。今年,我市将深化“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主题活动。
在文明实践上下功夫,夯实“文明之基”。我市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攻坚行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所有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目标。
在提质上,如何取得实效?市委宣传部创建科科长李伟对照《绵阳市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给出了答案,关键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融入城乡社会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首先是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常管理、联席会议、调研指导、政策保障等运行机制,从而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任务抓落实。”李伟表示。
在文明创建上下功夫,厚植“文明之根”。我市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以构建完善“三大体系”为抓手,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五大文明创建”。
具体如何实施?今年,我市要紧盯目标抓创建,按照“巩固提升、全面达标”的推进计划,围绕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精准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分解落实各项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创城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和工作要求,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文明培育上下功夫,铸造“文明之魂”。我市将持续深化精神文明教育,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加强“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网络等实践活动,培育巩固文明好习惯。同时,大力推广农村道德积分制,实行道德嘉许,不断提振农民精神面貌。
文化活动也将集中“上新”。今年,我市将精心组织“喜迎二十大”系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文艺作品展演展播展映、“书香绵州、全民阅读”“农民读书月”等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据悉,今年我市重点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城市建设管理行动、农贸(集贸、批发)市场治理行动、乡村环境治理行动、校园周边治理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行动等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攻坚行动”和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等,全面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