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2年绵阳两会 > 正文
砥砺奋进担当实干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发稿时间: 2022-02-18 10:07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灾情的冲击影响,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原标题:砥砺奋进担当实干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灾情的冲击影响,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3:40.4:48.3

  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保持全省领跑优势

  16户企业入围全省制造业企业100强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瞪羚企业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

  江油入选天府旅游名县

  ·投资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技改投资增长33.6%、居全省第3位

  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绵州记忆”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质量强市建设成效明显

  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32项

  龙华薄膜荣获“全国质量标杆”奖

  全市新增商标有效注册量1.2万件、总数超过5.4万件

  中国科技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增强

  全力服务保障在绵科研院所承担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激光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

  ·创新主体实力加快提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20户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1500户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200亿元,居全省第2位

  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

  成功入围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14%、居全国城市前列

  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居西部城市前列

  新增“两院”院士3名、总数达到30名

  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深层次改革全面推进

  237项国省市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入选国省改革典型案例20余项

  长虹“双创”工作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

  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现场推进会在绵召开,54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

  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96个

  国内省外到位资金保持全省第2位

  第九届科博会成功举办

  获批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第二批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2位

  ·低成本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

  建成“全绵办”政务服务平台

  新增减税降费25.06亿元

  全国“信易贷”示范平台绵阳站上线

  区域发展格局更加优化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中心城区新增面积6.5平方公里、达到18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69%;上榜央视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仪之城”

  ·县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出台《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条措施》;涪城排名全国百强区第68位、较上年上升6位;江油入选省第一批全国百强县培育名单;三台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台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落户绵阳

  三台农村危旧房改造、北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完善

  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开通运行

  九绵高速江油太平至青莲段通车、平武至木座段建成

  南郊机场T2航站楼项目主体完工

  民生福祉水平大幅提高

  ·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7.87%

  70件省市民生实事稳步推进

  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绵阳市第七届运动会

  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地级市

  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居全省地级市第1位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8.8%

  森林覆盖率达到56%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70.46%

  平武关坝村入选生物多样性全球典型案例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

  成功蝉联国家卫生城市;游仙魏城镇铁炉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盐亭富驿镇雄关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三台刘营、梓潼宝石司法所获批全国模范司法所

  ·重大风险有效防范

  制定2021年度9个方面风险防控方案;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7.2%、27.4%;成功应对13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和10月历史最强秋汛,连续11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

  修订《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7件、政协委员提案267件

  出台《绵阳市市本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坚持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转变作风规定及其实施细则

  全市三公经费预算下降3.4%

  减少政府文件和会议20%、10%以上

  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全流程电子化

  2021年是深学细悟百年党史、担当实干勇开新局的一年

  GDP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50.29亿元、增长8.7%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居全省第1位、是2004年以来最好位次

  入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第75位

  2021年是科技城新区开局良好、发展质效明显提升的一年

  科技城新区成功揭牌

  108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实施总投资330.2亿元的97个基础设施项目

  2021年是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活力充分迸发的一年

  新增市场主体8万户、创历史新高,总数达到43.1万户、居全省第2位

  百亿级企业由2户增至4户

  新增“四上”企业698户、达到3794户,总量保持全省第2位

  上市挂牌企业达到29户

  2021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双碳”战略全面开启的一年

  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绿色制造产业规模超过180亿元

  全省首台超超临界百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盐亭金浅512井测试获日产气98.74万立方米、创四川盆地致密气测试产量新高

  2021年是从速从快阻断疫情、常态防控慎终如始的一年

  科学快速处置“7·23”疫情

  提前完成18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任务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敏/整理)

       编辑:郭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