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勇担使命乘势而上 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对绵阳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合理增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力争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加大“招院引所”力度
●开展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
●支持在绵国防科研院所高校争创国家实验室
●参与建设天府实验室
●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激发高水平创新主体活力
●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
●整合孵化器机构功能
●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50户、1700户
培优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
●开展科技城硕博人才引进行动
●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持续开展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
营造高质量创新发展环境
●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加快申建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大力发展“1+4”支柱产业
●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
●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20户,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企业2户
●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构建“4+3+N”服务业体系
●实施服务业企业“千百十亿”倍增计划
●巩固提升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四大支柱型服务业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构建“两核、三带、六片、十业、多园”空间布局
●建成高标准农田34.09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35万吨左右
●确保粮油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
●支持各地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抓好35个省重点项目和303个市重点项目建设
●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支持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
●持续强化服务业投资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推进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省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
●加快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大力发展文旅经济
●打响“科技之城”“李白故里”“熊猫家园”三张名片
●打造科技文化节
●支持梓潼、平武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积极推进冬季旅游、全域旅游
坚持以建设“双300”Ⅰ型大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力建设科技城新区
●用好支持科技城新区发展政策
●构建科技城新区“三横多纵”骨干交通网络
●加快打造科技立市、产业强市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实施城市更新“八大行动”
●加快建设东西第二干道等城市骨架道路
●改造提升火车站站前广场
●棚户区改造开工1331套
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
●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超过880套
●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开展新一轮交通攻坚大会战
●力争完成交通投资170亿元
●力争建成广平、中遂高速
●力争南郊机场T2航站楼、北川通用机场建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更多县市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类区县排名晋级升位
●推动涪城在全国百强区排名进一步提升
●支持江油争创全国百强县
●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2个以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全力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
●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深化新一轮衢绵东西部协作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健全天然气等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
●统筹推进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力争市场主体达到46万户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着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争创承接成渝产业转移示范区
●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高水平办好第十届科博会等重大展会
●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275亿元
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四大工程”
●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30亿元以上项目25个
●实现国内省外到位资金7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出台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计划
●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支撑产业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应用产业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PM2.5年均浓度目标
●打好碧水保卫战,系统推动“三水共治”
●打好净土保卫战,申报建设“无废城市”
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
●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高质量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强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管理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积极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力争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7万人
●深入开展就业援助专项服务活动
●开展重点人群收入增长激励计划
强化“一老一小”保障
●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争创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
●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开展普惠托育专项行动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全力办好省市民生实事
●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屏障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人物环境同防”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强化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
●实施全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绵阳
●争创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忠诚拥护“两个确立”
●深化拓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水平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高水平开展“八五”普法
●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优化政务服务,展现政府务实作风
●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好用好“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
●深化“服务企业活动月”活动
●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事项“四减”行动
坚持廉洁从政,巩固良好政治生态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持续纠治“四风”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敏/整理)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