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好的蓝图,激荡逐梦前行的力量
——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分团审查侧记
春潮涌动,活力迸发。2月17日,出席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与期盼,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使命,在代表团会议上审查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票决出的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等,审议2022年市级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候选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五个特色‘点’的工作、六大重点‘面’的工作,实事求是、全面客观,能够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的信心和壮志。”会场上,黄骏代表神情振奋地说道。
与此同时,“砥砺前行”“信心满满”“催人奋进”“求真务实”……一连串的高频热词出现在各代表团。代表们翻开去年有关工作的“成绩单”,感受到了绵阳发展的强劲脉搏。代表们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刻透彻,目标确定科学合理,工作部署精准有力,这也激励他们持续发力,为实现各项目标作出贡献。
2022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们一边审查相关工作报告一边感慨,今后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把创新作为最强发展动能,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周勇代表看到这一目标,有了更多思考,“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在绵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引导、培育和壮大军民融合产业,厚植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建设高地,推动绵阳科技立市与军民融合发展。”
一个个真知灼见,肩负责任与使命;一句句金玉良言,直面机遇与挑战。
筑梦绵州出锦卷,民心汇聚正其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以建设“双300”Ⅰ型大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沿着工作方向,代表们围绕乡村振兴、文旅发展、医疗卫生等工作,建“破题”之言、献“破冰”之策、提“破局”之法。
城市环境与品质既是市民真切体验到的幸福质感,也是城市吸引人才、集聚发展动能的关键因素。董万江代表在发言中提出:“针对新建住宅小区周边环境现状,尽快完善市政规划、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打造绿色舒适宜居的文明城市。”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张锦代表认为要坚持把人才资源发展放在首位,将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卫生人才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王杨梅代表特别关注老年群体生活的安全和质量:“在全市开展‘数智共享’科普专项行动,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行动,并将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话改革、议发展、出良策、促民生,最终要化作实际行动。代表们纷纷表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将紧跟时代步伐,坚定奋发雄心,共同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而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熊燕 实习记者 曾晨)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