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人大 > 正文
市人大代表杨盛履职尽责助力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 2022-02-14 12:45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田间地头挖线索 走村入户听民声

  ——市人大代表杨盛履职尽责助力乡村振兴

  “只要看我几天不刮胡子,熟悉我的人就晓得我又下乡进村调研了。”自当选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以来,杨盛时常奔走在乡镇村社。他说要找准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将这些民心民声带到会场,肩负起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土生土长于三台县的杨盛,是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永安电力公司的职工,也是民进三台县支部副主委。因一直致力于研究历史文化和挖掘乡土文化,杨盛于2019年被三台县人大常委会聘请为理论研究和历史文化专家。他曾提出“以邓禹平文化为背景举办‘菜花节’”、利用春分时节举行“农民春耕节”等点子,以挖掘本土文化助推乡村文旅发展。“这些工作经历,为我拓宽了联系渠道,也积累了基础经验。去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之后,担子更重了,视野也更宽了。”

  年近五旬的杨盛说自己出身农家,很自然地将履职重点放在了乡村振兴。而每次调研时,他都自己开车到乡镇,再换乘镇村交通工具,带着一身“泥土味儿”,就在街边茶馆、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

  “市面上薄膜品种好多花样,我们搞不懂就买错了,不像那些年的供销社,都是正规货。”在去年一次调研中,一名村民向杨盛提起了已退出乡镇历史舞台的供销社。在三台县三元镇调研时,一名71岁的刘姓村民家的剩余粮食发霉了,“我们老年人耍不来网络,之前有贩子来收购,压价还给了假钱,我宁愿喂猪喂鸭子也不卖了。”

  一边是生产物资渠道需求,一边是农副产品销售运输,这两件事在杨盛心里扎了根。杨盛深知,供销合作社是助农增收的平台之一,如何发挥作用?

  为了找准方向,杨盛走访了三台、游仙、安州、梓潼等多地乡村调研。10多个选点中,既有经济较好乡镇,也有经济较弱乡镇,还有位置偏远乡镇,最终形成了一条建议——全面设置供销社网点。

  “通过盘活合村后闲置的老村委资产,将网点建设辐射到各村社,还可与快递业互建共享;另外由供销合作社牵头,指导组建‘农民合作社’,携手家庭农场打造绿色安全的产销供全链条。”

  农村孩子的教育与安全,也一直是杨盛思考的重点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源持续减少、上学距离变远,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保障怎么样?”杨盛调研发现,学生宿舍管理基本是教师轮流值班、生活教师多由班主任兼任,学校普遍缺乏专职校医、专兼职心理教师,而财政补助难以满足实际支出。他也由此形成了一条建议:“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购买寄宿制学校工勤及卫生人员服务;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费标准或家长直接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

  “每次下乡都有新收获,收集到道路建设、产业发展、医疗养老等问题,再形成相关建议,这就是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之一。”杨盛也坚定了信心,将继续沉下身子履职尽责,积极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熊燕)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