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震辉
在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青年强,则国家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寄语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努力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青年税务人才队伍,既是关乎税收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必须增强精品意识,下足“绣花”功夫。
练就“绣花”的巧手,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也是青年奋斗成长的行动指南。税务机关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对于青年税务人才来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是安身立命、干事创业的根本。青年人才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纲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等载体,借力互联网、打造“指尖课堂”,从理论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织密“为民”针脚,永葆初心使命引领青年。青春的底色,应当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对于青年税务人才来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税收服务一线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具体而言,要强化“为民收税”意识,多察纳税人缴费人“喜怒哀乐”,多听“肺腑之言”,持续打造诸如“税宜家”品牌服务、“涪税保”集成便民服务机制等,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在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烦”中传递青春温度。
沉淀“绣花”功力,在改革攻坚中锤炼青年。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经历大风大浪才能培养大智大勇。对于青年税务人才来说,需要在组织税费收入、加强税收征管、应对税收风险等工作中扛大旗、挑大梁、担大任。眼下,青年人才要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和“新、快、实、真、严”作风,密切关注市场主体和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在制度落实、措施执行、硬件配备、软件设计上“持针走线、描鸾刺凤”,增强干事创业的敏锐性、主动性和责任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精准“绣花”眼力,不断健全机制激励青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对于青年税务人才来说,拥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成长进步的平台尤为重要。我们要着眼税务青年特点,把握青年工作规律,坚持“引、育、用、留”一体推进。引人,重在构筑人才汇聚“磁力场”,大力引进急需岗位的紧缺人才,为持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力量。育人,重在建设人才大厦的“蓄水池”,推进“青蓝工程”“青年沙龙”,为新入职青年配备“双导师”,让青年人才茁壮成长。用人,重在搭建人才展示“大舞台”,坚持“浸入式”培养与“压担式”历练相融合,打造“实战沙场+培训工场+角逐赛场”平台矩阵,让他们成为适应事业发展所需的基层税务虎将。留人,重在打造人才成长的“温馨园”,以求贤若渴的态度,让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留下来,放到税收中心工作、重大任务、重点项目最前线,激发他们“全省争先进、全市创一流、全面走在前”的进取心,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新时代涪城税务青年的“精气神”。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绵阳市涪城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