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报道 > 正文
深学笃行踔厉奋发迈向新征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七)
发稿时间: 2022-12-26 10:59    来源: 绵阳日报

  加快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谭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高新区,绵阳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奋战十四五、挺进三十强”奋斗目标,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新力量。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狠抓创新主体培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抓创新主体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创新主体布局,让企业在创新需求、创新投入和创新资源整合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创新型头部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要探索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科技产业加速器等链式孵化载体体系,培育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拳头产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狠抓创新生态营造。良好生态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抓创新生态营造,就是要持续优化政务、市场、社会环境,着力打造开放包容、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要以创新孵化服务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加快打造创新街区,聚集高端创新人才,优化创新人才布局,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产业创新聚集发展。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才供给、成果评估、投资审计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狠抓创新产业培育。产业链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二者相互支撑、共生共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抓创新产业培育,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创新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新型显示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和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两大特色产业,加强成果应用和产业化,重点推进一批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要聚焦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重点领域,探索构建未来发展业态场景,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无人机、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要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智能园区,发展智能终端产业。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狠抓创新人才引育。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抓创新人才引育,就是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强磁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要围绕产业发展重点精准靶向引才,搭好产业平台、科创平台、企业平台,大力引育一批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人才。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精准对接“政策供给端”和“人才需求端”,为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作者系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

  在新征程上交出后发赶超新答卷

  □ 周福兰

  历史沧桑巨变,时代风云激荡。党的二十大统揽全局、举旗定向、凝聚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北川作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总量不大仍是最大县情,要在新的发展赛道上迎头赶上、后发赶超,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交出新的历史答卷。

  新时代的赶超是特色产业繁荣发展的赶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源,我们将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聚焦“通用航空、安全应急、文化旅游、苔子茶、食品医药”五大产业链,以产业链链长制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园区“提质满园”,狠抓招商引资突破,加快补链、延链、增链、强链,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全新增长极,全力建成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西部通航产业高地,力争文化旅游和通用航空率先晋级百亿级主导产业,为北川后发赶超注入澎湃动力。

  新时代的赶超是基础设施大幅提升的赶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特别交通设施是北川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将大力实施交通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围绕构建“外联内畅”交通体系,推动北川通用机场建成投运,确保盐茂高速、安北高速、九绵高速早日开工建设,S313北松路、S216敦青路、S107改线等县内交主干线提档升级,力争铁路货运专线成功落地,填补县域轨道交通空白,全面迎来“铁公机”立体交通时代。同时加快推动唐家水水库、抽水蓄能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为北川后发赶超提供强大支撑。

  新时代的赶超是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赶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下更大决心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事关群众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的大事要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尤其北川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摘帽贫困县,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城镇建设提升攻坚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努力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描绘业兴人和、景美民富的新农村画卷,为北川后发赶超凝聚民心力量。

  新时代的赶超是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的赶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边远山区,地震、洪涝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安全的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实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环保、金融、政治等各领域风险防控,严防死守各类“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发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北川后发赶超提供坚强韧性。

  (作者系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 张荔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通过认真学习,涪城税务机关党员干部对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建强政治机关,走好第一方阵,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税务力量。

  坚定不移建强政治机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税收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体而言,局党委要牵住抓好党建这一带队治税的“牛鼻子”,进一步巩固理想信念之魂,明确担当作为之责,聚起干事创业之力。要及时学习贯彻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工作安排,不断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要认真落实“四级联动讲党课”机制,抓牢互联网思想阵地和舆论导向,紧盯重大税收政策出台、重大征管举措实施、党和国家重要活动等焦点时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理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要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税收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坚决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在基层的阵地,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地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更能保持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底色。具体到当下,就是要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改变部分联合党支部过去在管思想、抓队伍、推工作中力度不够的问题。通过优化支部设置,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带动支部书记“双当双抓”,既当好行政负责人抓好行政业务工作,又当好党支部负责人抓好党建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促进带队伍抓工作,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步提质增效。广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税收改革发展任务融入主题党日,促进党员服务管理能力提升、重点工作推进加速、纳税人缴费人受益。根据党建工作特点,把各项任务化虚为实,列为具体的工作清单,明晰目标、分解任务、确定进度,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督查、同考核,齐抓相促、相融双赢。

  坚韧不拔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要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我们要锚定以“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严的主基调,把支部建在部门上、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把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认真落实深化税务系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1+7”、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1+6”制度文件,持续巩固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力护航涪城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绵阳市涪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黄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重大判断。平武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后,面临着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力大等问题。平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以“一万、两千、三百、四全”工程为切入,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改变、能力大提升、发展大提速,奋力开创平武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平武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全力加快九绵、广平高速、西城门古街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全面挖掘精品民宿点位,加快推进老河沟、清漪江、药丛山连片综合开发,实现与九寨、黄龙旅游差异化互补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优惠政策等,招引百家企业落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定期组织“平武原产递”农特产品展销推介,带动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助推百村共富。

  全力以赴惠民生、补短板。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的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平武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绿色崛起与改善民生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化“医共体”改革,加快构建山区“半小时医疗服务圈”,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云网融合、数字乡村、慧眼工程、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一体化推动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力以赴保安全、防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平武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功能突出,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必须毫不松懈夯实筑牢安全底板。扎实推进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山洪、地灾应急避险搬迁,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万名群众进城镇”,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不断加强与北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应急人员素质、扑救设施设备、预报预警能力等水平,进一步筑牢“人防、物防、技防”三道防线,坚决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隐患。

  全力以赴争先进、鼓斗志。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平武将大力实施“千名干部换思想、改作风”,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研判干部能力作风短板,深化“两学两提”活动,深化“马上办、扯回销”行动,定期点名道姓通报作风建设问题。制定“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施办法,倡树“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培育干部好作风,提振干部精气神。大力实施“千名人才大招引、大培育”工程,出实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招引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本土经营人才,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育1000名干部人才。

  (作者系平武县委书记)

  以高质量调查服务高质量发展

  □ 向海平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统计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依法依规治队,着力提高国家调查数据质量,以高质量调查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新局面。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定履行统计调查法定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统计调查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调查数据是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调查机构要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一以贯之坚持党对统计法治工作的领导,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思想自觉性坚定不移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涵和治理要求,毅然肩负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充分发挥统计调查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党政决策“指南针”的职能作用,确保以优质统计调查服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大局。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健全监督机制、凝聚监督合力,更好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统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在于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关键在于运用法治手段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我们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在基层统计调查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措施、提升监督广度、挖掘监督深度、加大监督力度,健全常态长效监督机制。切实发挥统计监督客观性、宏观性和数量性优势,拓展健全统计违法行为查处覆盖领域和监督成果运用机制,统筹推进统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衔接、相互协调、融会贯通,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各层级切实强化不敢假的震慑、扎牢不能假的笼子、增强不想假的自觉。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统计执法、坚持防惩并举,持续保持防惩造假高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于保证法律的严格实施。统计执法检查是保证《统计法》规范实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关于统计执法监督强度前所未有,成效前所未有,绵阳调查队系统分季度推进、全年实现“三个全覆盖”的统计执法检查实现常态化,已连续数年立案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数据质量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生命线,统计调查执法人员要坚决对统计违法行为“亮剑”,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有效震慑。着力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淬炼一支忠诚担当精干的统计执法队伍,探索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发现统计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推动统计执法检查从被动筛查型向预警预见型转变。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统计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夯基固本之举,我们要大力弘扬“为民调查、崇法唯实”的新时代国家调查队精神,持之以恒推动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统计调查实践中走深走实。充分注重普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加强市县调查队统筹联动、增进与调查员的交流联系、争取与地方党政机关的协调联通,推动系统内外学习贯彻统计法治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将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党建、执法检查、业务培训各项工作一体推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着力创新普法内容和形式、提高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统计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绵阳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