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明确了五个方面的着力重点,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明确了五个方面的着力重点,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绵阳拥有得天独厚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和优势,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各项部署,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发力点,把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任务和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更好推动绵阳现代化建设。
加快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绵阳应以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优化“有为政府”职能,助力“有效市场”高水平发展,不断降低全市市场主体运行的行政成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深化全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加快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实体经济为主导建设现代化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绵阳应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壮大长虹、京东方、惠科等龙头企业,积极强链补链延链;瞄准最具发展潜力的先进材料产业,加快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等特色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农业农村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安排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绵阳应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是以种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线,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支持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和绵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强力推进全国种业强市建设。全力推动农业高效发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三品”工程。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提质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
加快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优化布局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绵阳应依托涪城、游仙、安州、高新、经开等中心城区,促进产业功能与现代城市功能聚合,强化辐射带动和极核引领作用,打造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高地,培育壮大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强化江油、三台“两翼”骨干支撑作用,加强与绵阳主城区对接融合,打造涪江沿岸经济带,建设绵阳区域副中心城市;推动其他区域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加快绵阳高质量发展,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绵阳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应统筹推进以大通道促大开放,积极发挥中国(绵阳)科技城优势,协同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绵阳协同改革先行区、绵阳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充分展示绵阳独特的城市魅力,扩大绵阳城市影响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绵阳对外开放合作能级。持续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以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