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报道 > 正文
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三)
发稿时间: 2022-11-28 11:04    来源: 绵阳日报

  “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 陈华斌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提升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对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游仙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在多年实践当中摸索出的“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创新之路,正在成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构建“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创新模式,最主要的目标是推动院所和地方通力合作、一体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是人才、技术、资金和政策等各种要素的一个有效组合。游仙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各种创新要素“既见树木也见森林”的创新生态优化组合。构建“院所(科技策源地)+人才支撑+平台(技术攻关)+科技金融+产业化”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我们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共同建设中国科技城航空动力科创中心,采取“院地合作共建+事业单位运营”方式入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所(高校、企业)团队20家,共享科技人才150余名,围绕制约航空发动机与燃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我们采用“地方配套+院所主研”的方式成立“光子技术研究院”,集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产业咨询和仪器设备共享为一体,服务激光产业市场主体,着力破解高功率激光核心技术。我们还采取“国有平台公司占股”的方式与院所共建“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所地联合创新中心”。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联合院企共建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药研究院,开展核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延伸发展以及核医学临床领域应用等方面合作,推动技术成果就地产业化,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构建“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创新模式,最突出的作用在于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真正融合。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深刻揭示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互促提高的内在要求。产业链是客观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集合,创新链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力量,产业链与创新链就像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必须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升级。近年来,我们编制院地协同创新产业发展规划,募集产业发展基金、创投基金,发挥创新平台转化作用,与院所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特色专业化园区。我们采取“院所许可+技术转让、地方配套+平台融资”的方式,建设中国科技城激光产业园。围绕激光产业链,引进、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和项目。我们采取“院所技术原料支撑+地方基础设施配套+市场化管理运营”的方式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创新“院所引荐—企地洽谈”等招引机制,成功招引中广核技、先通医药等核医疗设备以及核药生产领域龙头企业入驻。我们依托涡轮院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规划建设航空与燃机产业园,以新材料龙头企业东材科技为牵引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

  构建“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创新模式,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院所、平台和产业的环节上都是如此。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近年来我们加大人才政策奖励兑现力度、首聘了“双招双引专家人才”,还发布了“1+4+N富乐人才计划”,决定建立不低于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富乐聚才引智”计划、“富乐育才提能”计划、“富乐用才增效”计划、“富乐留才悦享”计划,支持各行业领域专家人才为游仙发展担当作为,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我们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共同建设中国科技城航空动力科创中心,立足院所和相关入驻研发团队,为相关科技型企业提供课题研究、技术攻关、设备共享、项目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全力构建航空发动机研制创新生态链和产业生态圈。

  (作者系绵阳市游仙区委书记)

  奋力书写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陈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在学懂弄通、要在实干笃行。今年恰逢绵阳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十周年。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坚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精准发力抓招商,筑就“金巢”引凤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突破在招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招引外资、大兴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经开区将紧紧围绕智能终端、精细化工、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型功能材料、电子元器件两大特色产业,紧盯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和产业上下游“配套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特别是终端产品和整机生产企业。加快打造投资洼地,进一步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进苏科高新等专业园区建设,确保2024年底前全区标准厂房建成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做好园区投资环境宣传推介,持续提升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力、竞争力。

  全力以赴促投资,推动“马车”加速跑。投资是经济的底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投资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当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窗口期。经开区将抢抓国家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等国省政策机遇,用足用好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分析国省重大战略部署和投资动向,聚焦产业园区、旧城改造、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储备包装一批支撑性、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等全要素服务保障,采取容缺后补、帮办代办等服务模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形成“四个一批”良性格局。

  坚定不移壮主体,厚植“青山”激活力。市场主体越有活力,经济发展就越有动力。留住青山,才能赢得未来。“青山”就是众多市场主体。经开区将坚持大小齐抓、引育共举、量质并重,一手抓增量扩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区注册、拓展业务,支持骨干企业本地协同配套,促进中小微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推动形成竞相发展良好格局;一手抓存量提质,推进“转企升规”“主辅分离”行动,大力促进“四上”企业增长,培育壮大根植型本土企业,支持利尔化学打造“镇园之宝”、建设百亿级企业,支持美丰科技、虹科创新、东材新材料等创新型企业打造更多拳头产品,着力培树更多“专精特新”“贡嘎培育”企业,进一步擦亮“绵阳造”品牌。

  千方百计兴产业,强壮“筋骨”添动能。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根基,产业兴则百业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经开区将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构建“三主两特”产业体系,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以化工园区建设提升为抓手,不断壮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动连接器、电子玻璃等产业链提档升级,加快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变汽贸业“一枝独秀”为多业态“百花齐放”,繁荣“夜间经济”,打造更多特色消费品牌。

  持之以恒优环境,营造“阔海”凭鱼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当前,区域竞争已由拼区位、拼资源、拼政策逐步转向拼环境、拼服务、拼创新,营商环境已成为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经开区将践行“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理念,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承接用好市级下放权限,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作者系绵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以立德树人为本培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 徐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承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培养人才重任的基础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当责任使命,以更加新颖深刻的思考、更加生动有效的策略,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育要有大格局。一是时间格局要更加长远。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看到学生在学校读书的表现,更要主动看到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发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尊重人才培养发展规律,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收获的不仅仅是阶段性的知识,更是收获一生有用的能力。二是空间格局要更加辽阔。基础教育要看到课堂里、书本中、校园内,更要跳出校园看学生看教育,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祖国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里面去,把基础教育延展到世界人类发展的纷纭复杂里面去,让教育者、受教育者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从而生发更加宏伟的使命。三是价值格局要更加坚定而辽远。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学生在价值观上应更加辩证地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更加有创造性地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通过基础教育把师生的价值格局塑造得更加坚定而辽远。

  新时代教育要有新境界。中国进入新时代,尤其需要万千青年学子能够健康顺利成长,成为真正能够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对接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服务新时代。教育发展到新的境界,应该拥有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谐和美发展等显著特征。一方面,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时空的变化,学生成长个性的纷繁复杂、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系统研究、科学技术和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等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与挑战,这些都客观上需要基层教育开辟和达到新的境界。我们教育要有更加新颖和丰富的境界,方可容纳未来人才的成长需要。

  新时代教育要有实作风。教育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务必要实实在在做好教育事业的每个板块工作。一是扎扎实实地培养面向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我们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创造性人才平台、讲台、擂台、舞台。我们更需要解放老师的思想,激活老师的职业活力专业激情,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在创造的世界中同频共振和谐进取。二是要长抓严抓学校学风建设和队伍建设。新时代的教育责任重大,越重大的事业更需要优秀的人去落实。学校的学风不只针对学生,更要针对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家长队伍,发动和引导学生、老师、家长都静下心来学习读书,思考人生发展和思考社会发展,让学校的每一支队伍都能更加做到“团结、落实、进取、人文”,在自治与他治的场景下都能更加做到“严、明、细、实、真”,真正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发扬实干奋斗作风,建设优良作风,建设优秀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系南山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挺进全国百强 再创县域辉煌

  □ 元承军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江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江油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绵阳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挺进全国百强、再创县域辉煌”奋斗目标,顶压前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推动江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总结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令人振奋,启示我们高举伟大旗帜、紧跟核心奋斗。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全方位、开创性、根本性的。报告从16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壮阔历程和宏伟气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江油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二十大作出的科学完整战略部署催人奋进,激励我们锚定百强目标、再创县域辉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锚定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是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集中体现,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科学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路线图和时间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构建了框架、提供了遵循。江油将专注发展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开放活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强工业促文旅、扩开放提环境、优城镇兴乡村、惠民生增福祉、防风险促稳定,全面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挺进全国百强、再创县域辉煌”奋斗目标。

  党的二十大饱含的为民造福真挚情怀感人至深,号召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内涵特征明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方向。报告提出的“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系列务实举措,找准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江油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办好年度省市县民生实事,加大网络问政力度,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民生问题。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水平,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党的二十大突出的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让人肃然,鞭策我们保持清醒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江油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示范带动县乡村三级班子运行质量和整体功能提升,实施江油“聚集人才11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对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和“新、快、实、真、严”作风,形成凡事“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有反馈、有改进”的工作闭环,以优良作风扬帆新时代新征程。

  (作者系江油市委书记)

  强化现代化绵阳建设的健康支撑

  □ 韩忠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深入把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对于建设健康绵阳、让现代化绵阳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守初心、担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对标对表,从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党中央有部署、省委市委有要求,卫健系统见行动。我们要敏感敏锐,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医学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时刻保持“在线”状态,自觉提升把握大势、预判趋势的能力。我们要苦干实干,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锚定绵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出发,持续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和感受度,让全社会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维护健康的氛围更加浓厚,让人民健康成为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

  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抓落实、谋发展。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我们要坚持战术服从服务战略,聚焦全周期全人群卫生健康服务,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工作实际成效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聚焦“一老一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医养结合和托育服务,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为全市老人孩子撑起“幸福伞”。聚焦“三医”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深入推进市域范围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聚焦公平可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聚焦基层基础,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聚焦守正创新,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重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让更多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锚定中医康养、研学旅游、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先发赛道,注重校地企合作,推进中医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构建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聚焦主责主业,毫不动摇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不折不扣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大力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等关键“战力”,深入细致做好重点地区返绵人员暖心服务,以快制快、科学精准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全力守护好全市人民生命健康,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优良作风,立规矩、强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要保持“立说立行”的严实作风,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鲜明“没有一线二线,只有前线火线”导向,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要树牢“以身作则”的标杆意识,坚持事业为上,做到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要形成“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有效盘活干部资源,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坚决扛起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健康保障的使命担当。

  (作者系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

      编辑:郭成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