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报道 > 正文
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加快建设“四个强区”
发稿时间: 2022-11-21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邓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蕴含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涪城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市委“五市战略”,深入实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强区”,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为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涪城力量。

  坚持创新发展,对标市委“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加快建成“科教强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只有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涪城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科创产业,加快数字人全球直播基地、“绵阳星座”建设,加速5G、北斗卫星、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做优科创平台,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五位一体”创新体系。汇聚科创人才,落实绵阳“人才十条”新政,高标准建设“院士小镇”“企业家小镇”。通过创新发展,实现科技与产业对接、涪城与世界同步,助力绵阳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坚持协调发展,对标市委“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建成“产业强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涪城区坚持以协调为内生特点,深化“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三次产业能级提升、协调发展。做大先进制造业,以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为主导,壮大新能源特色产业,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做强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业,发展现代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六大特色产业,构建“1+6”现代服务业体系。做精现代农业,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引领,培育壮大精品蚕桑、优质果蔬,梯次建设运营三大农业主题公园,构建“1+2+3”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大发展实现经济支撑力、竞争力、影响力质变飞跃。

  坚持绿色发展,对标市委“生态美市”战略,加快建成“全域强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城乡融合,改善人居环境,成为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同呼声。涪城区坚持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幸福美丽涪城。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片区开发、点状更新、“微治理”三种模式推动有机更新,促进业态、文态、形态、生态交融交织,不断提升能级品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提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通过绿色发展,既建设繁华城市、又建设繁荣农村,实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坚持开放发展,对标市委“开放活市”战略,加快建成“开放强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提高中西部地区开放水平。大发展必须靠大开放,大开放必将带动大发展。涪城区坚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着力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大力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平台化招商,发挥“涪城荟”招商联盟作用,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积极参与“三推”活动,让“涪城造”走向世界。深化企业家“早餐汇”等联系服务企业四大常态机制,持续擦亮“三度服务”营商品牌。通过开放发展,加快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高效率开放通道、高水平营商环境,让“涪聚三江、城纳四海”成为联通世界的最亮标识。

  坚持共享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涪城区坚持以共享为根本目的,树牢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涪城路径。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在70%以上,深入实施民生事业“十心行动”,全覆盖联系帮扶1389户城镇困难群众,推动精准帮扶“五润行动”走深走实。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通过共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涪城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

  (作者系绵阳市涪城区委书记)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