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杨家镇依托镇人大代表之家设立收集站、收集点;创业园街道采取“面向社会公开聘请+单位推荐”的方式,聘请立法调研咨询队伍……近年来,涪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形式和路径,不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高立法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加强地方性法规宣传贯彻,推动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人民群众,不仅是反映民意的“顺风耳”、民主立法的“直通车”、评判法律实施效果的“晴雨表”,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16年8月,涪城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2021年12月,又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今年6月,永兴镇、杨家镇、城厢街道、创业园街道、工区街道迎宾社区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
近年来,为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涪城区人大常委会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委室,制定了《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明晰了上级人大立法调研任务的处理程序和要求,聘请了10名法律法学专家,组建了法治专业代表小组,有力促进了立法调研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
各有关镇街认真按照工作制度和指导意见要求,及时搭建组织机构,落实责任领导和联络员,细化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立法联系点建设;并组建信息员队伍,访民情、听民声、汇民智,积极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活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立法质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营造法治氛围,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的原则,有效利用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点等履职阵地,开展学法培训、法律宣传、视察调研、执法监督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联络站(点)和联络员、信息员作用,广泛宣传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各项条例,提高广大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关注度,为立法调研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立法调研中,涪城区人大责任委室发挥职能部门“工作熟、反馈快”的优势,认真组织做好意见征集;镇街人大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密切联系群众、工作面广的优势,通过开展“三联”活动、社区法制广场活动、社会治理大家谈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有力推动群众参与立法。
下一步,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将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进一步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为上级人大立法贡献涪城智慧;进一步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不断健全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有效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绵报融媒记者 赵烨)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