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全国文明家庭崔荫森家庭——用爱诠释“孝心与责任”
发稿时间: 2022-10-25 12:49    来源: 绵阳日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江油市含增镇长城新村的崔荫森老人,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写着这句话。

  面对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把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诠释得淋漓尽致,直至母亲去世;面对久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年来,照料母亲和妻子起居,几乎成为崔荫森生活的全部,几十年如一日,他用孝心和担当演绎了一段敬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父亲还在世时,给我买了《大学》《论语》等经典书籍,鼓励我背诵、练习,希望我从这些名篇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和准则。”崔荫森常说,当时的自己无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之后的生活中,他却用行动践行“孝道”。

  30多年前,崔荫森母亲双目失明。之后,母亲又在家中意外摔倒将股骨摔断瘫痪在床,全靠崔荫森悉心照料。屋漏偏逢连天雨,1993年,崔荫森的妻子患上白内障,后因腰椎压缩性骨折,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照顾两位患病亲人的重担、抚育两个女儿的责任,全部压在了崔荫森的肩上。

  每天早上7时30分,闹铃都会准时响起。崔荫森起床先是给母亲洗脸、翻身、擦身,帮妻子穿衣服、洗漱、梳头,然后再去做饭。为方便照顾母亲和妻子,崔荫森把母亲和妻子的床安置在同一间房里,他则睡在两张床中间。常常前半夜照顾母亲,后半夜照顾妻子,每天晚上睡不到3个小时。

  随着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喂饭害怕烫着噎着,吃一顿饭需要20多分钟。有时饭冷了,还要再热,等母亲和妻子吃完了,崔荫森的饭菜也凉了。他匆匆吃上几口饭,安顿好她们就又提着菜篮出门,去准备当天的午饭。

  孩子们长大后看着父亲太辛苦,曾劝说他请保姆照顾。他却说:“保姆不会像我这么细致地照顾她们,我照顾了几十年。知道怎么做才能照顾好她们。”

  2017年9月,崔荫森104岁的母亲离开了人世。崔荫森孝老爱亲的故事不仅感动了周边人,也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崔荫森的言传身教下,家里的小辈耳濡目染,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崔荫森的女儿、孙女都会回家,尽量多做一些家务,以减轻他的负担。

  “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四川好人”等荣誉纷至沓来,崔荫森还在北京接受了表彰。“我现在不仅要做好自己家里的事情,还要带动更多的家庭走向文明。”如今,崔荫森经常到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去宣讲,用良好家风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尚。

  家风是盛满亲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崔荫森用自己行动深情诠释了“百善之首孝为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尹秦)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