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防控新型肺炎疫情 > 正文
小区里的一抹“红”——封控小区临时党组织的“战疫”担当
发稿时间: 2022-10-03 07:4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个临时党组织,短时间号召20余名党员,发动群众上百人,帮助解决1705户封控小区居民生活问题……一组数字,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站得出来,危难时豁得出来”的强大力量。

 

党员志愿者慰问小区老人

  1个临时党组织,短时间号召20余名党员,发动群众上百人,帮助解决1705户封控小区居民生活问题……一组数字,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站得出来,危难时豁得出来”的强大力量。

  9月29日,根据我市疫情防控要求,经开区晶蓝湖小区实行临时封控。这给上千户居民“打了个”措手不及。“这该怎么办?”业主微信群里弥漫着慌乱的情绪。

  30日上午,党员志愿者杨阳接到紧急任务,要求牵头成立小区临时党组织并担任负责人,引导小区居民有序开展防疫工作。临危受命加之时间紧急,杨阳“上任”第一件要紧事则是“招兵买马”。他立即与志愿者对接,在业主微信群发出号召。

  “我是党员,我上!”“我要报名!”“书记,加我一个!”……很快,就有20多名党员积极响应,随后杨阳召集大家来到小区空旷地带,分散站成一个大“圆圈”,讨论成立临时党组织事宜。“成员从青年到退休职工,大家都有着一种默契,直接开始讨论工作。”杨阳说,临时党组织成员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他们中有机关干部、民警、社区工作者、公司职员等。

  一成立就落地,一落地就运行。临时党组织设立了综合协调组、环境消毒组、物资保障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并实行小组长责任制。党组织建起来了,党旗飘起来了,党员站出来了,小区疫情防控有了主心骨,居民群众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首场战“疫”行动从规范小区秩序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殊情况,居民们还不能完全适应,遛狗、散步、聚集聊天等时有发生。当即,晶蓝湖小区临时党组织将志愿者们按照单元楼分为12个工作小组,宣传防疫政策,把每一句“耐心叮嘱”送到家家户户。

  劝导宣讲中,有人理解配合,也有部分居民“任性”外出。“我要出门跑步,锻炼身体!”一位30多岁的居民认为党员志愿者没有权利将其“关在家中”,不配合居家防疫政策,执意出门。党员志愿者们耐心解释,“你多理解一下,目前是特殊时期,只有人人遵守防疫,我们小区才能早日解封。如果你想锻炼身体,家里也可以,刘畊宏操跳起来!”幽默轻松的话语瞬时间化解了该居民内心的不满,表示将主动配合防疫工作。

  在党员志愿者们一次次的耐心劝说下,大家逐渐重视防疫政策,小区秩序井然……临时党组织“首战告捷”!

  “家里没有蔬菜了怎么办?”“老人生病急需药品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我们今年74岁了,不会用手机购物,家里的菜只能吃1天,能不能帮我买点菜?”党员志愿者刘朝军在走访中,居民李奶奶轻声地询问他。刘朝军了解到,由于儿女不在身边,没有智能手机的李奶奶,买菜成了她和老伴最大的难题。“李奶奶,你先不着急,我们尽快解决。”刘朝军立即向临时党组织负责人杨阳汇报了情况,并决定在第二天为李奶奶家配送生活物资。

  没想到,刘朝军将这件事发在了晶蓝湖小区临时党组织的微信群后,李奶奶当天晚上就收到了一个“礼包”,里面装着茄子、胡萝卜、鸡蛋、猪肉等生活物资。

  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临时党组织针对核酸检测、物资供应等问题进行及时研判,在各楼、单元建立微信群,实行楼组长分包制,协调组织志愿者开展核酸采样秩序维护,并安排专人负责小区生活物资的分发配送,让群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群众安心居家生活持续加油。

  从凌晨5时忙到深夜,党员志愿者们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作为这一特殊党组织的负责人,杨阳决定用《防疫日志》的形式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夜深,他坐在书桌前,开始记录一天的收获与心情:“我倍感压力,又深知责任重大,作为党员,就是要关键时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克时艰……”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