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防控新型肺炎疫情 > 正文
老党员——每天2万步上千户居民的“管家”
发稿时间: 2022-10-03 07:4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5点,起床;5点半,布置核酸检测采样点;6点,通知居民做核酸;9点半,统计居民物资需求;下午2点,发放‘蔬菜包’……”这是南山社区126生活区居民孔庆玉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今年75岁的孔庆玉是一名55年党龄的老党员,南山社区126生活区被临时管控后,他主动请缨,成为了小区的一名志愿者。

 

孔庆玉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

  “5点,起床;5点半,布置核酸检测采样点;6点,通知居民做核酸;9点半,统计居民物资需求;下午2点,发放‘蔬菜包’……”这是南山社区126生活区居民孔庆玉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今年75岁的孔庆玉是一名55年党龄的老党员,南山社区126生活区被临时管控后,他主动请缨,成为了小区的一名志愿者。

  10月2日凌晨5时,“老孔,起床了!桌上有稀饭和鸡蛋。”孔庆玉的老伴儿叫他起床,赶紧下楼通知邻居们起床做核酸。

  凌晨5时30分,孔庆玉准时来到126生活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和其他50余名志愿者一同布置核酸检测采样现场。

  凌晨6时,“居民们,赶紧下楼做核酸了,非常时期,希望大家理解配合。”孔庆玉推着载着音响的小车,拿着话筒,从312号楼出发,一栋接着一栋通知大家。126生活区面积约300亩,有上千户居民,一圈走下来,至少需要40分钟。仅通知做核酸这一项工作,孔庆玉每天就要在生活区里走三圈。

  早上8时,天越来越亮,核酸检测采样点居民越来越多。采样点位旁,戴着“红袖章”的孔庆玉和其他志愿者在维持秩序。“这位同志,请提前扫场所码,准备好健康码哦。”一阵深秋的凉风拂过,吹干了孔庆玉额头上的汗珠。

  “老张,今天买菜不?”“不了不了!昨天买的蔬菜包还没吃完呢。”……早上9时,126生活区业主群里,居民们讨论当天要不要订购蔬菜包。此时,孔庆玉刚收到邻居拜托他帮忙订购蔬菜包的信息,他立即转达给了统计居民物资需求情况的工作人员。

  中午12时,南山社区为志愿者们准备了爱心午餐。“老马,走去吃饭,吃完要赶紧收拾核酸检测现场。”刚在核酸检测采样点结束志愿服务的孔庆玉和“同事”马兴明,一边前往爱心午餐领取点,一边安排下午的事情,“下午蔬菜包就到了,我们要提前去集合哦。”

  “车来了!”下午2时,满载蔬菜包的小货车缓缓驶入126生活区。小区物资临时存放点前,早已到岗的孔庆玉和其他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卸货、递货、收钱、维持秩序……负责递蔬菜包的孔庆玉,一个人将200多个蔬菜包一个一个地送到居民的手上,来回十几米的距离,孔庆玉一下午要走上百次。

  下午4时30分,前来领取蔬菜包的居民越来越多。“一份蔬菜包30元钱,里面装着黄瓜、生菜、西红柿、莲花白……”孔庆玉正在为次日想要订购蔬菜包的居民解答疑问,“蔬菜包要提前一天在小区业主群内以‘接龙’的方式订购,第二天下午,等附近的旺客隆超市送货过来,大家就可以来这里领蔬菜了,生活不方便的同志可以让我们送上门。”

  蔬菜包分发工作在傍晚6时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开始着手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为小区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送物资上门。此时的孔庆玉,则留在原地等待旺客隆超市将剩余的蔬菜包拉走,在帮忙将蔬菜包运上货车后,他开始打扫现场的卫生。

  晚上7时,天色已暗,居民楼的灯光越来越多。“老孔,我今天走了2万多步,你还负责递蔬菜包,肯定比我走得更多,你身体有点好哦。”刚给困难居民送完物资的马兴明前来帮助孔庆玉打扫卫生,随后,他们一同走向家的方向。

  “老伴儿特别支持我当志愿者,而且我身体很好,平时每天也要走上万步,这点儿工作,不算什么。”谈及这份志愿者“工作”,孔庆玉兴致高昂,“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在家闲着还不如为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发挥老党员的余热。”

  除了孔庆玉,65岁的马兴明、64岁的张迎国、52岁的胥林……他们都是126生活区50余名志愿者中的一员。维持核酸秩序、搬运生活物资、帮助困难居民,这些可爱的人们,用温暖的脚步,一寸一寸,丈量爱的距离。

  (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文/图)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