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标尺”指引 让文明行为生根开花
我市多种形式宣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稿时间: 2021-09-14 08:07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日前,市住建委组织志愿者在公园、物业小区发放《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着重从文明养犬、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进行引导和宣传。

  自今年6月1日起,我市首部为“文明”立法的地方性法规《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全市各地结合实际,运用图解、自制文创产品等多形式、多载体进行宣传和推广,带动市民将文明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

  走进经开区富临实验小学,校园内同心园、雅德厅、慧乐厅、国防科技大厅、文化长廊和生命广场处处都有主题鲜明的宣传标语、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温馨的文明提示语……

  据介绍,该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知《条例》、懂《条例》、学《条例》。同时,利用学校校本课程育人,坚持使用《家校好习惯21天快乐行》培养孩子文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我们还通过拍摄文明宣传片《富小文明娃》,将文明行为在校园具象化、生活化,让孩子们懂文明、学做文明人。”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更加深入地宣传《条例》、践行《条例》,让文明行为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生根开花。

  不仅如此,我市各地各部门还结合各自实际,打出了一套宣传“组合拳”。市公交集团相继在公交车、公交场站、公交换乘点等点位全天候循环播放《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片,张贴宣传标语,引导司乘双方共同营造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绵阳市委统战部志愿服务队到所联系的建国门社区开展《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志愿者走上街头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十二个遵守”“五个治理”等《条例》重点内容,引导群众文明行为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营造了浓厚的《条例》宣传氛围。

  “《条例》涵盖了方方面面,哪些是倡导的,哪些是禁止的,都有一把衡量的标尺,这把‘标尺’量得好,让我们老百姓一目了然。”市民刘坤表示,“我们对此拍手称快,终于有法律可以管这些不文明行为了。《条例》也将成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法律保障。”

  让文明不再抽象。“全市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对文明行为进行鼓励,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以立法促文明、以法治护文明,将在公共行为中起到‘日用而不觉’的作用,激发公民向上向善,从而构筑起更加坚实的道德支撑、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文明力量。”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