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管网早已入户,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水了。”日前,吃上安全放心饮用水后,梓潼县宝石乡天生村5社村民董兵贤激动地说。
天生村位于梓潼县潼江河以东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山村社,是“十年九旱”的老干旱区,资源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同时,由于没有集中供水管网,老百姓只能吃井水,一到干旱季节就会面临吃水难的问题。与天生村面临同样难题的村子在梓潼县还有40余个,涉及7个镇(乡)。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有效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就成了梓潼县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随后,通过反复调研、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后,梓潼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纳入县级重点民生实事票决,决定新建宝石水厂1处,铺设供水主管网及配水管网718公里。项目票决出来后,县人大常委会又通过督促项目实施,加强项目跟踪监督,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落实。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水厂日供水规模达到5000立方米,巩固提升仁和、文兴、宝石、自强等4个镇(乡)37个村约4.84万人的饮水安全。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人大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创新举措,更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渠道。自2019年开展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至今,梓潼县累计票决县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1个,总投资约11.54亿元,涵盖了公共交通、住房保障、城乡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项目票决出来了,如何推动落地落实,从而真正惠及群众。对此,梓潼县人大常委会有“妙招”。完善监督机制,将所有民生实事项目下达分解后,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清单,报县人大常委会和各监督小组;鼓励代表在监督工作中踊跃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由县人大常委会统一收集、整理后,及时反馈、转交给项目实施单位和相关部门研究处理;采取调研、视察等方式,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与使用管理等进行定向定位全程监督;将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监督评价和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考核,把代表参与监督活动的情况作为代表年度履职考核和述职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创新采取“一月一报告、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听取、一年一审议”的“四个一”方法,将监督工作贯穿始终。
截至目前,全县土坯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文昌宏仁中心敬老院新建工程等12个项目已经完工;县城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项目等9个项目正按照方案有序推进。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一个个民生难题的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达福)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