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市民新风尚:休闲娱乐文明先行
发稿时间: 2021-08-24 08:2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健身不扰民、不做“键盘侠”、观演守秩序……

  市民新风尚:休闲娱乐文明先行

  绵阳新闻网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育运动、观影观演等娱乐活动正逐渐恢复为市民生活的常态。连日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健身不扰民、不做“键盘侠”、观演守秩序,正成为市民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新风尚。

  漫步在人民公园的广场上,每天都可以看见很多前来跳广场舞的市民。“我们都会控制好声音,要相互理解。”正在跳舞的周咏梅告诉记者,自我市开展广场舞专项整治以来,很多广场舞爱好者也及时整改,有的还专门配备耳机来跳广场舞。

  说到锻炼健身方面的变化,市民刘晓莉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楼下广场舞噪音问题,晚饭后关门关窗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家里的老人孩子深受其扰,孩子想要安静写作业、老人想要早点休息都是一件难事,这两年改善了很多。”

  不仅扰民事件少了,锻炼健身的场所设施和科学水平也提高了。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城乡体育设施持续改善、举办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文体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锻炼健身指导服务,引导群众科学、规范地参与文体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每次在网页搜索资料时,总会弹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市民周杰说,“对于虚假广告、造谣传谣的消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轻易相信。文明上网,最应该做的就是不信谣不传谣,不做‘键盘侠’去随意中伤别人。”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开阔的视野、快捷的方式带给市民快捷和方便,同时,网络谣言、虚假新闻和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也给市民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危害。如今,倡导文明上网、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环境正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今年6月1日,《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市民在维护网络文明方面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倡导市民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拒绝网络暴力;不造谣、不传谣、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传播健康信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越来越多市民在影院、剧院观影赏剧。

  “很久没有来电影院了,有种久违了的感觉。”近日,在万达影城,准备进场观影的市民邓瑜一边说一边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大家沉浸在影片里,电话突然响了,很容易影响其他人的心情,每次进影院我都会把手机调成静音,安安静静看电影也是一种享受。”

  “过去,不遵守影院规定大声接打电话、聊天,小孩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不过这两年这些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了。”万达影城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为做好防控措施,进院观影多了很多要求,但是前来观影的市民都非常配合。在影院入口,记者看到,市民都按照工作人员指示,扫码、登记,佩戴口罩进场。

  “等会要一直带着口罩,不要乱跑,不要大声说话哦……”入口处带着7岁孩子来看电影的陈燕对儿子叮嘱了一番才开始检票。“现在有很多像这位妈妈一样的观众一开始就自发去纠正不遵守观影秩序的行为,教育不守规则的观众。”该工作人员说,“有时候,市民看到有观众观影时打电话聊天,他们就会小声提醒劝导。自身观演素质提高了,整体环境才能越来越好。”(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敏 实习生 陈露)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