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绵阳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项目化
发稿时间: 2021-07-22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信息管理部副主任邓启志看起来很普通。而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扎根一线的小伙,内心装满了热忱与奉献。在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名单中,他入选了最美志愿者。

  原标题:形式多样全覆盖 特色鲜明接地气

  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项目化

  绵阳新闻网讯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信息管理部副主任邓启志看起来很普通。而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扎根一线的小伙,内心装满了热忱与奉献。在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名单中,他入选了最美志愿者。

  而闲暇之余,邓启志的日程表也是安排的满满当当,被各类公益活动填满——满载着关爱和温暖的彩虹盒子送到云集山区孩子们的手中;在义新镇与留守儿童包饺子、做游戏……参加志愿服务多年以来,邓启志的足迹踏遍了江油市周边乡镇、村庄,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组织捐赠物资价值1200余万元,受益群众20余万人。

  邓启志只是我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据统计,我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7762个,注册志愿者达到91.34万余名,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我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大力完善志愿服务总队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志愿服务活动,以“永远跟党走”宣讲志愿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及“牢记初心使命”党员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大力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紧跟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自觉性坚定性。

  创新服务方式,让志愿服务“动起来”。在涪城区临东社区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跨体制、跨行业、跨党组织的临东社区商圈“呼叫中心”,商家对子女托管、午餐提供、环境卫生整治、住房保障、心理咨询等需求进行呼叫,并将收到的呼叫内容通过“望、闻、问、切”的形式,进行分类立项。

  不只是涪城。在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目前,全市建成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115个、实践站895个、实践点515个。

  群众来“点菜”,志愿服务队精心“配餐”。我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建立专业队伍,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实现中心、站、所每年有计划、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并突出主题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

  在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投票活动中,北川“心沐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位列其中。该项目从2020年6月开始,在永昌镇试点一年后,将成功经验和模式向全县或者更广范围进行推广。

  目前,已有1200名“平安小枫警”“法治小枫警”“文明小枫警”,以“心沐计划”为桥梁,以“小手拉大手”为纽带,由公安民警组织他们多次参加、完成了“学习、训练、体验、实践、共治”五个篇章。

  在绵阳,像“心沐计划”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以项目带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成为全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种常态。近年来,我市聚焦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绵阳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同时,发布了《绵阳市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清单》,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争取基金等形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实习生 魏培雯)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