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文明风向标 传递向善正能量
绵阳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无论漫步绵阳城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还是行走在农村的乡间小道、田间院落,宣传栏、文化墙、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建筑围挡上,一幅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公益广告如影随形,让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感受正能量的熏陶。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近年来,我市持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宣传部门发挥“切实履行、组织实施、协调推进”核心主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同向发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立足融入日常生活,在常态中见长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生根发芽。
在城市中心,涪城区精心打造的志愿文化广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元素有机融合。劳动模范、美德少年、身边好人、献血先进……
荣誉墙上,绵阳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事迹引导过往人们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希望通过身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站上道德建设的‘大舞台’,让‘道德’之力化无形为有形,有效增强市民的道德意识,激发大家的道德自觉。”涪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习、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市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阵地、场所,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强宣传、广覆盖,抓载体、重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大密度覆盖到城乡街道、公园、酒店、商场、社区、居民小区等各个公共区域。
“充分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多阵地,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着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实践,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近年来,我市组织创作生产了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富有绵阳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电影《换个活法》《兰辉》《向天》等宣传绵阳先进典型的优秀作品,以文化育人、浸润心灵。
融入生活场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为了更好融入市民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不仅在数量上增多,在形式上也不断创新,更加注重与周围环境和人文特征的结合,在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先后设立《德耀绵州》《文明绵阳》《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并在城乡主干道、广告灯箱、公交站牌、建筑围挡等处设置公益广告,打造了江油市积善园、涪城区核心价值观一条街、兴力达志愿文化广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营造了“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浓厚氛围。
将城市公交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流动展示窗”。我市通过多种形式,在公交车身、公交站台等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市民、公交行业进行广泛宣传,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都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
感动、影响、改变、实践。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融入绵阳市城市乡村、各行各业,融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李伟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