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我市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发稿时间: 2021-07-20 11:1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日前,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召开,我市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吹响了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更高水平攀升的“集结号”。

  原标题:让创建成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过程

  我市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绵阳新闻网讯  日前,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召开,我市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吹响了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更高水平攀升的“集结号”。

  我市为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多了“典范”二字,背后意味着什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绵阳的优势有哪些?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路线图和重点工作是什么?又面临哪些难点?记者采访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韩贵钧。

  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新起点上,翻篇归零再出发,瞄准新目标,铺展新蓝图,踏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从2011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那天起,绵阳就踏上了“守护金牌”“擦亮金牌”的文明持续进步新征程。“7月12日,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集结号’,并专题研究我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精心制定‘任务书’,绘好‘时间表’。”韩贵钧表示,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面对文明城市创建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迈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战略谋划的有力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继承光荣传统砥砺新时代城市精神的重要抓手。

  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多了“典范”二字,背后意味着什么?韩贵钧给出了答案——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多了“典范”二字,文明进步的概念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张综合名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上的明珠’,标准更高、含金量更足、影响力更大。可以说,典范城市作为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示范性、引领性的文明城市创建典范。”韩贵钧说。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要始终树牢为民导向,把造福人民作为最终目的,让创建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得益受惠的过程,成为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

  其次,也要求绵阳在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上要全面提质增效,比如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让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等多个方面都成为真正的典范。

  在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结束后,全市各地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我市采取挂图作战的形式,以新一轮文明创建为契机,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文明程度领先、治理效能提升、群众高度认可、工作常态长效等方面深入思考、对照检查、创新探索,形成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深入研究把握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任务和内涵要求,这既是现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弄清楚了内涵要义,才能找准方向,在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盯住关键、盯在日常,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提升。”韩贵钧告诉记者。

  今年,是我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开启之年。我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排出“计划表”与“路线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质增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文明风尚行动,打出“组合拳”,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