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 正文
涪城向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迈进
发稿时间:2021-07-13 08:04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以优越营商环境释放吸引力 以重大项目打造特色产业群

  涪城向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迈进

  绵阳新闻网讯 6月18日,涪城区5G场景应用试点暨绵阳京东城市旗舰店项目正式启幕,该项目将在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5G场景营造等重点领域下功夫、在特色项目上出新招,打造城市全业态超级购物中心。

  “未来,涪城区将持续实施5G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135’战略,‘部署一张精品网络,建设三大基地,聚焦五个行业’,打造一批场景应用和一众精品工程,助力涪城向绿色、智慧、共享、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打造西部5G创新发展高地。”涪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绵阳首家京东城市旗舰店,也将成为绵阳首个5G全场景运用商场。

  而就在同一天,绵阳首店入驻的劲浪城市运动生活中心正式开幕,在一个个首店相继来袭中,涪城“热”不断被点燃。

  如果把涪城区比作一盘“棋局”,相继出台的政策举措则是落子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劲起步。今年以来,涪城区陆续出台了《涪城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涪城区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措施》《涪城区支持企业发展26条措施》,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真情实意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就在不久前,四川绵阳三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税建敏拿到“新鲜出炉”的《涪城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时,第一时间进行了研读,多条政策还被他标红、备注。“此次出台的政策就像是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及时雨’。”税建敏激动地说。

  税建敏口中的“及时雨”是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企业“把脉问诊”的结果。“政策出台前期,主要领导挂帅、研究,各区级领导牵头推进、严格把关,各区级有关部门开门问策、科学论证。”该负责人表示。

  “前方”与“后方”全体动员,“点”与“面”无缝衔接,涪城区在顶层设计上构建起多层面、全方位的“涪城雁阵”,集聚所有发展动能、涵盖各个产业重点,共同奏响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最强音”。

  仅仅549天,又一百亿级企业落地生根、强势生长。去年4月29日,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在此建成点亮。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转入生产运营阶段,标志着绵阳又一百亿级产业项目顺利投产。

  不到一年的时间,50亿惠科显示模组项目再次落户涪城,将建设50条以上全自动化液晶面板后端加工生产线,项目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项目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涪城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三个阶段,提供全周期有热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服务”。同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全面实施就近办、网上办和马上办等一系列举措;落实企业家“早餐汇”、重点企业大走访等制度,开展线上线下银企“鹊桥会”,用思路、环境的“火苗”,使资源释放出“热度”。

  从绵阳城区出发,一路向南,驱车约5公里,来到涪城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中国(绵阳)科技城临港经济发展区。在这里,绵阳惠科、龙华薄膜、富临精工等企业形成集聚效应、“虹吸效应”,新型显示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等相继形成集聚集群发展。

  与临港经济发展区相互呼应,科技智谷内,5G科技园、卫星应用科技园、核技术应用科技园等八大科技园建设如火如荼。

  从优势特色产业切入,涪城在中南高科、创业黑马等新项目的“加持下”还蕴藏着巨大潜力,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爆点”或许就在这里。

  涪城区系统谋划、创新构建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3+N”工作体系,并在前期充分的调研和专题研究,科学系统制定《涪城区大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从综合实力、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硬核”措施,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