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发稿时间:2021-07-09 08:10   来源: 绵阳日报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评论员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布局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三类平台,力争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链条完整,具有权威性、支撑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实现力量集中、任务集中、投入集中、产出集中。搭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既是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加速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必须牢牢抓住平台这一载体,发挥好平台在集聚创新资源、支撑自主创新、转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是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载体,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我市聚集了一大批国省级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国家明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省委提出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并把成都和绵阳作为区域协同创新格局的“主引擎”。这给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争取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以高能级平台吸引高大上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绵阳拥有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数量少、层级低、实力弱,不能满足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试平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推动高校院所打造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效能。

  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的独立法人机构,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正加速在全国落地。与传统的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在开展周期较长的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工程化与中试、产业化推广等方面独具优势。我们应紧随科技发展大流,推动现有研发机构优化整合,支持科研院所、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开展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创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融体制、融资源、融市场”的职能,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创新平台对提升创新绩效、带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高效聚集创新资源、持续催生创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