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人大 > 正文
绵阳市选民登记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履职”
发稿时间: 2021-06-04 07:57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绵阳“智慧人大”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我市选民登记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履职”

  绵阳新闻网讯 “3、2、1,启动……”5月20日,随着启动键的按下,我市选民登记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履职”,这也是全省首批选民登记信息化建设试点之一。

  “推进选民登记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选民登记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让传统的被动登记转变为选民个人的主动登记,有效提高选民的参与度和选举工作效率。”涪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建在系统推广上线仪式上作交流发言时难掩喜悦,他对系统的实用性和必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今年涪城区换届选举登记选民预计将超百万人次,系统的及时上线为接下来的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选民登记系统怎样“履职”?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民登记系统是一套支持从下到上多级互联,适用于县乡人大换届各种实际情况,集各种使用功能于一体的多平台信息化系统。系统分为一个市级联网平台及九个区县管理系统,通过政务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库层级的信息交换,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方位系统,提供“i绵阳”APP、微信、网页端等多种登入方式。系统设置了数据统计分析、选举机构管理、选民信息管理、选民数据库、报表批量生成和其他特色功能六个功能板块,涵盖“我的履职活动”“履职素质提升区”“我所在的组织”三大系统,“我的履职活动”下分设参加会议、议案建议、视察调研检查、三联系四大围绕代表核心履职活动的子系统,“履职素质提升区”下分设学习培训、知情知政、代表交流三个子系统,“我所在的组织”下分设代表小组和代表家站两个子系统。

  “高效高质量完成代表选举工作,做好选民登记工作是前提。提出并建设‘绵阳智慧人大’系统和全市选民登记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人大工作模式,切实推进人大工作向便捷化、信息化、高效化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年初中央、全国人大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和省委出台的相关意见的精神,为绵阳“智慧人大”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选民登记管理系统只是绵阳“智慧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介绍,绵阳“智慧人大”主要是按照互联互通的设计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化平台,发挥已建成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按照必要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统一性的原则进行建设。通过建设统一的进入窗口、依托门户集成、统一认证等技术,实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干部、人大代表、“一府一委两院”有关人员等固定人群一键便捷操作进入各个系统。

  据悉,现阶段绵阳“智慧人大”主要是建设和完善六大应用系统,即:立法管理系统、选民登记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代表建议办理系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代表履职系统。同时,市人大还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实现预算联网监督、无纸化会议数字系统等与绵阳“智慧人大”互联互通。(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达福)

  编辑:谭鹏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