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爱未成年人 > 正文
我市着力打造学校少年宫“升级版”
发稿时间: 2021-05-11 08:01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一校一特色 一校一品牌

  我市着力打造学校少年宫“升级版”

  绵阳新闻网讯 拿着画笔勾勒心中最美的图景,在戏剧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小伙伴们在操场上欢快地踢足球……走进我市各学校的少年宫,热闹的场景随处可见。对孩子们来说,少年宫不仅是一片学习天地,还是一座“快乐城堡”。

  5月8日,记者来到三台县金石镇中心小学,整个校园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操场上,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技能训练;剪纸课上,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一件件艺术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孩子们尽情体验着乡村少年宫带来的无限乐趣。

  对于金石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文彦入来说,每周一、三是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因为这两天可以在学校少年宫参加戏剧特色课程。“上第一节课时,我就深深喜欢上了戏剧。近距离接触戏剧文化后,更加被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所折服。”文彦入说,特色少年宫课程,让她增长了一个技能,在学习中增添乐趣,会一直坚持学习下去。

  “乡村少年宫给农村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农村孩子也能与城里孩子一样,享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三台县金石镇中心小学校长左斌介绍,2015年学校成功创建绵阳市特色学校少年宫,在此基础上,启动以“戏剧扮靓校园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示范少年宫创建活动,结合剪纸艺术,凸显戏剧特色,积极探索传承传统优秀戏剧和红色经典戏剧的方法途径,使学校少年宫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在乡村少年宫里体验传统艺术魅力,感受动手乐趣,这不只是金石镇中心小学学生才享有的“特权”。

  据了解,10年前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和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成为绵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土和摇篮。而目前,我市着力打造学校少年宫“升级版”,从公平化向优质化转变,目前已建成特色学校少年宫140所、示范学校少年宫58所。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引进剪纸、戏曲等传统艺术和乡土文化活动项目,实现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开拓校外资源,邀请专家、志愿者、“五老”人员担任辅导员,为学校少年宫注入专业力量,丰富少年宫活动内容;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60万元,对我市优秀学校少年宫进行“以奖代补”……

  全市学校少年宫自身也在不断探索,纷纷在彰显个性突出特色上下功夫、显神通,因地制宜遴选“优势项目”,竞相构建本校富有个性与特色的“品牌造”,水平一年高过一年。

  民族舞、马头琴、蒙古象棋、艺术剪纸、科学小实验、器乐、足球、花样跳绳、陶艺……如今,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放心的好地方。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托起了孩子们五彩缤纷的梦想。(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尹秦)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