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日报社融媒体实习记者 何安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游仙区汉城社区,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的事迹,感动了社区里的老百姓,激励了很多人。她就是汉城社区第三党支部委员刘桂珍,在岗十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20年,刘桂珍家庭被评选为四川省孝爱和乐“最美家庭”。
刘桂珍生于1955年,是一名老党员,工作期间一直踏实苦干。丈夫林天清,用一双勤劳的手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女儿林麟是绵阳电影院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家人在平凡的岗位,认真工作,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算和和美美。父母也常常教育女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然而,2008年的秋天,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年仅27岁的林麟被查出患上尿毒症,病魔吞噬着这个年轻的生命。一夜间,全家人仿佛都老了好几岁,刘桂珍夫妇白了双鬓,沉重的打击压在他们的心头。绝望之后刘桂珍迅速振作起来,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女儿的病。为给女儿治病,刘桂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林麟的病仍不见一点好转,反而恶化得更快,刘桂珍四处奔波筹钱,才使女儿得以靠每星期两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
在为女儿过度操劳、担惊受怕的煎熬中,由于体力不支,身心俱疲的刘桂珍也病倒了,一家人再度陷入绝望。医生告诉他们,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如果要让林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肾移植是唯一的办法,但肾移植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肾源不好找,肾移植手术的风险也更大。在得知女儿最好的治疗方式是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后,刘桂珍毅然决定捐肾救女。
医生考虑到刘桂珍岁数也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加上刘桂珍年纪也不小了,移植手术无疑是增加风险。刘桂珍多次苦苦哀求医生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她自己下不了手术台也无怨无悔,刘桂珍的母爱感动了医生,和一家人再三商量后,同意了移植手术。经过配型,母女二人各项指标都吻合,在进行移植体检时却发现刘桂珍有轻度脂肪肝,暂时不能做肾移植,必须将体重控制在可移植范围内。刘桂珍一改平日里爱吃肉的习惯,加大锻炼身体的强度,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锻炼,终于将体重减了下去。
刘桂珍冒着生命危险为女儿捐了一个健康的肾脏,让女儿的生命得以延续,林麟醒来后抱着母亲失声痛哭,感谢母亲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无以为报。刘桂珍却摸着女儿的头说:“傻孩子,你是我的女儿啊”,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承载了太多太多。
手术后的林麟病情基本上恢复了稳定,虽然需要长期使用抗排异的药,但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了。而刘桂珍只有一个肾脏,却坚持锻炼,身体还算硬朗,依旧在平凡又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在绵阳市文明城市建设时期,刘桂珍冲锋在前,铲小广告、捡白色垃圾、冲洗垃圾房、搬共享单车,每一样工作都做得尽心尽力。同社区的工作人员总是劝她少做多休息,关心她的身体。刘桂珍却说希望大家不要把她当成病人,虽然比别人少了一个肾,但自己的手脚还是非常健康的,说不定适当锻炼,还能更加健康。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