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魂育人
发稿时间:2021-03-23 08:29   来源: 绵阳日报

  □冯莎

  中共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学资源。在当前的思政教育中要始终做到“两个牢记”“四个坚持”,将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把思政课办得更好、讲得更活,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牢记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大学思想政治课理论课要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坚定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责任。

  要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全球化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融入中共党史教育,用党的奋斗历史和经验启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使其在以后的奋斗道路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现阶段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00后”,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的磨练少,抗挫折能力较薄弱。将党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了解我党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将代代传承的红色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帮助学生在了解党史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和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高尚品质,有力保证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

  要坚持拓展和丰富高校思政课内容。悟透党史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切实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利用党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知晓党的历史,培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体会当今幸福生活的难能可贵,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继而将这些精神进行演化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应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要坚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党史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鲜活素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以课堂灌输、说教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党史案例资源,组织展开系列内容丰盛、形式新奇、灵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史的体味中,让受教育者身入其境地获得切身感受,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要坚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途径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灌输,而应当让受教育者经过主动学习,在实践体验中感同身受,进而接受心灵洗礼和思想净化的过程。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现场参观、老兵访谈、实地调查等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大学生知晓党的事业的艰辛与宏伟,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动人事迹与英勇形象,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从而在心灵上受到震撼,思想上得以升华。(作者为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