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去年以来,我市多形式开展关怀关爱未成年人活动。
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我市把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市民生大事实事和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市高质量推进阵地建设,深化拓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续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内外兼顾,给未成年人营造安全文明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心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建文明校园,持续提高育人能力。我市出台了《绵阳市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实施办法》,促进文明校园创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办法》,我市各地各学校要加大文明校园创建的投入,围绕“六个好”开展创建活动。在校园环境改造、主题活动开展、学校文化提炼等方面着力,使文明校园创建成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响亮品牌。
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我市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突出“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多个主题;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质量建设学校少年宫,建成市级特色学校少年宫12所、示范学校少年宫6所。
选树典型,弘扬榜样正能量。去年,我市围绕“新时代好少年”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举办2场绵阳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去年,全市共评出“新时代好少年”校级5200名、县级以上628名、市级40名,2名入选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另外,在疫情期间组织开展“文明度假期共同战疫情”作品展示活动,评选出“绘画类、小报类、书法类、文学类”四个类别的优秀作品共318件。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去年以来,我市始终将“红色基因”厚植于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七一”前后,组织未成年人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和童谣,以现场演唱、网络赛歌、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广泛传唱。“十一”前后,对未成年人进行国旗法、国歌法和党史国史教育,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我和国旗合个影”、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去年以来,我市还扎实开展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类公益广告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移动互联网、公交站台、公共LED宣传屏、报刊等载体加强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的宣传,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