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近年来,三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代表主体地位,通过建好平台、用活载体、提升服务、强化督办等七大举措,不断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潜力、代言活力和为民动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抓培训,集体“充电”提升技能。围绕代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三台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辖区市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分赴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培训基地进行履职培训,实现了市县人大代表届内培训全覆盖。
抓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推行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出台述职评议办法,分3年组织代表回选举单位或原选区述职,目前已累计组织102名市人大代表、410名县人大代表、3106名乡镇人大代表到选举单位或选区“晒履职”,接受选民评议“打分”,实现市县人大代表届内述职全覆盖目标。坚持每年在全县人大年度工作会议上表扬先进县人大代表小组、优秀县人大代表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促进了代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积极履职。
抓督办,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以代表意见为主,部门职责为辅,精准交办,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委目标绩效办联合督促办理,形成工作合力,届内975件县人大代表建议办成288件。积极收集闭会期间代表的建议意见,并以印发《代表之声》的形式转交有关部门办理,让代表发声成为常态。同时,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机制,促进一批社会热难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代表建议办成率和社会满意率持续提高。
抓平台,激发代表代言活力。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建立“市人大代表之家”,在各乡镇建成并逐步规范提升“人大代表之家”68个,在447个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实现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履职场所全覆盖。指导利用“家”“站”平台开展好代表活动。
抓监督,强化选举任免及任后监督。做好市县人大代表选举和常委会以及“一府一委两院”干部任免工作,对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开展述职评议,将执行职务情况置于制度约束和人民监督之下,督促被任命人员强化责任、以评促改、务实履职。
抓指导,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联系。强化乡镇人大工作联系。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片区对乡镇人代会召开、“代表之家”建设管理使用等工作进行联系指导。实地调研乡镇人大代表之家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指导乡镇“人大代表之家”的整合提升。精心指导乡镇人大依法履职,提升全县人大工作合力。
抓服务,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努力做好工作经费保障,将县、乡镇人大工作经费、代表活动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出台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县、乡人大代表履职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发放流程,根据代表履职情况发放补贴。(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达福)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