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调整资本布局 优化监管方式 激发企业活力
国资国企体制改革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绵阳新闻网讯 九洲集团开展综合改革,实现集团总部“管营分离”;长虹控股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改革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地方国企100例》……“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化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国资国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推进国资国企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经济活力和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措施。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
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认真谋划改革工作,出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的政策文件共70个,明确改革“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进一步完善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制度“四梁八柱”。2017年出台的《绵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资监管体制逐步优化健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总体目标,确定了7类37项重点任务。目前,已全面完成并长期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数据就是力证:2020年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6000亿元,达到6135.60亿元,位列全省第2位,较2015年增长132.67%,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八届科博会的“云展馆”上,九洲集团展出的激光扫描雷达,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售价预计仅为国外垄断产品价格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企业创新活力迸发,离不开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持续深入。通过用好政策包、工具箱,实现发展突破,多点打造我市国企改革示范标杆。全市初步形成综合改革“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格局。九洲导航“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三项制度”改革获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通报表扬;四川爱联作为四川省唯一地方国企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科改示范行动”,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简报》刊载;四川华丰骨干员工持股省级试点成效凸显,老国企焕发新活力,在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一举突破了国际技术封锁,极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在市属企业开展“1+N”改革树标行动,通过综合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其中,湖山电器、长虹电源、九洲防控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0.43%、57.98%、42.86%;
“十三五”期间,全市混合所有制改革“蹄疾步稳”。“我市‘一企一策’制定落实混改方案,市属国有企业实现应混尽混,应改尽改。”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产权多元化,除了分类分层推进国企混改,我市还全力推动企业挂牌上市,推动长虹新能源进入新三板精选层,力争湖山电器、四川爱联、四川华丰年内上市,其中四川华丰有望成为我省首个在科创板上市的国有企业。目前,市属企业及子企业混改率达到69.7%,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9%。
我市还不断深化以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体制,积极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建立指导监督、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着力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服务全市重大战略实施;推动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深化授放权经营改革;完善国资监管政策制度,提升国资监管成效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资国企的“根”和“魂”。五年来,我市积极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细化落实“强根铸魂”党建工程“六大行动”,实现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长虹控股党委、九洲集团党委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绵阳日报社融媒体 记者 赵烨)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