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关于《决定》的说明
发稿时间:2021-12-23 08:36   来源: 绵阳日报

  关于《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决定》的说明

  罗增斌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现就《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决定(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研究部署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考虑

  近年来,省委先后以全会形式,对新时代治蜀兴川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作出安排部署。12月1-2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着眼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立足省情实际,突出产业支撑,作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迈步“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市委决定以召开全会的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进行研究部署,必将有力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升绵阳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能级,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坚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站高谋远,围绕绿色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经济社会全领域各方面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既带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转型发展倒逼压力增大等重大挑战,也将极大激发和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蕴含着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引领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不可动摇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导向作用。只有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积极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省委明确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做好“减法”和“加法”。做好“减法”,就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协同推进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做好“加法”,就是培育和发展好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产业。省委同时又强调,各地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就绵阳而言,深刻领会省委的战略意图,要科学把握“减”与“加”的辩证关系,精准落实“加减法”。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绵阳的最大市情,发展始终是关系全局的第一要务。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的“减法”,减的是能耗、是排放、不是产业规模,既不能搞“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更不能简单把有的企业一关了之,而是要抢抓机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我们的“加法”,加的是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是绿色低碳产业的能级。只有立足实际统筹做好“加减法”,一手抓“存量”转型,一手抓“增量”培育,发展才有支撑,降碳才有保障。

  从全省来看,四川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较好,正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省委立足这个实际,提出聚焦到清洁能源相关领域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应用产业。从绵阳来看,一方面生态本底优良,产业基础坚实,科创资源富集。在产业基础上,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我市已形成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重点产品。在科技创新上,绵阳领先优势明显,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工业R&D达1.81%、均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核技术应用、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智能电源、锂电池研发等技术力量雄厚。另一方面水风光资源有限,天然气开发滞后,晶硅、锂矿石等资源贫乏,现阶段发展清洁能源的资源禀赋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市委认为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扬长避短、找准切口、主动作为,基本逻辑起点应放在产业上,现实发力重点应聚焦在工业上。从战略安排看,市第八次党代会系统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作出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安排。从行业领域看,工业、能源生产、交通运输是碳排放“三大领域”,而工业排碳又位居首位,2020年全市工业排碳占比达36.6%,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在工业,关键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从产业结构看,工业价值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大,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核心和枢纽,近年来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8%以上、拉动GDP增长始终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

  基于以上认识和判断,市委突出工业对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作用,作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考量。这是我市围绕“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发展有需要、绵阳有条件,既是国之大者所系,又是省之要者所在,也

  是绵阳未来所能。在《决定》稿酝酿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各方面普遍认为市委以全会形式研究部署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找准了落实“双碳”目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必将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决定》稿的主要内容及起草过程

  《决定》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着力方向,围绕巩固、放大产业基础和科创优势,形成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总体谋划。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强化全局意识。自觉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置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来谋划推动,对标战略需求找结合点、遵循政策导向找发力点,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绵阳力量。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市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焦工业领域,坚持“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新动能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作出全面部署。三是突出系统观念。统筹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以产业链思维和生态圈理念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产业格局。四是注重两手发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市场体系,以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决定》稿共七个部分、27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为第一部分、共3条,明确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二板块是分论,为第二至第六部分、共19条,主要解决“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什么”上,聚焦“增量扩张”和“存量提质”做文章,重点围绕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两个方面展开,其中“新动能”部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安排部署,“转型发展”部分着重讲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方式方法;在“怎么发展”上,突出加强清洁能源供给、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推动产业集聚成势三个方面。第三板块是保障,为第七部分、共5条,突出机制保障、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

  为高质量起草好《决定》稿,市委成立了由我和元方同志任组长的文件起草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起草组会议进行研究。有关方面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支撑。初稿形成后,按程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召开党外人士专题座谈会听取建议,经市委常委会会议讨论研究,同意提交这次全会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决定》稿聚焦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研究提出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发展定位和目标。着眼绵阳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决定》稿提出了“一地三区”的发展定位。打造全国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旨在进一步发挥国家科技城科技创新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和成果转化应用,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打造西部绿色低碳产业承载区,旨在通过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集聚,推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区域增长极,更好承接国省重大产业布局;打造西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撑区,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撑国家“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打造西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示范区,旨在发挥绵阳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作出示范。这些定位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决定》稿衔接“十四五”发展、实现碳达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阶段,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我市2025年、2030年、2035年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分别提出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既有总量增长要求,也有结构优化要求,兼顾了现实需要和发展可能。同时,目标贯穿三个五年规划,有利于把《决定》稿明确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接续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对引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关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着力重点。市委把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重点确定为工业领域,并不是对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再深化,既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更好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相融合。

  一方面,要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新动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6.8%,近“半壁江山”。要继续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做好增量扩张,重点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核技术应用、大数据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着力引进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级扩能,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要重点围绕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绿色产品供给、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要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控“两高”项目,决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萝卜快了不洗泥”。

  第三,关于加强绿色低碳产业的清洁能源供给。清洁能源是“双碳”背景下推动我市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依托。《决定》稿着眼加强清洁能源供给,围绕有序开发利用天然气、统筹开发多类清洁能源、构建多元协同储能体系、完善清洁能源输配体系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旨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需要强调的是,天然气虽然属于化石能源,但碳排放强度不到煤的一半,是国家支持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我们要立足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的实际,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充分发挥调峰补能作用。同时,要统筹开发风光发电、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等多类清洁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的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

  支撑清洁能源的输配和供应,重点要统筹推进储能体系和输配体系建设。要统筹布局电源、电网、用户侧储能设施,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解决水电枯丰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要持续加大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力度,推动电网主网架提档升级。同时,要优化天然气管网,增强互联互通和输配气能力,加快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第四,关于坚持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根本靠两条,一条是通过创新发展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另一条是着眼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支撑带动能力的市场主体。《决定》稿提出,要强化技术创新和数字赋能,推动重点区域集中布局、特色园区集约发展、优势企业集聚壮大,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

  绿色低碳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显著特点。要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为牵引,抢抓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城实验室。积极引导各创新主体协同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全市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发挥绵阳数字经济领先优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北斗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配套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增强区域产业发展韧性。要建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园区载体,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创建一批全国全省知名品牌,不断夯实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第五,关于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产业发展根本要靠市场驱动,但也离不开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决定》稿从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支持。

  改革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涉及面广、开发投资主体较多、利益关系多元,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破解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要对接落实国省电力市场化改革举措,探索开展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益共享机制改革,落实用能权有偿使用制度和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追踪溯源机制,充分释放改革动力活力。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不能搞封闭的自我循环,必须大力提高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要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与国内发达区域合作,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大绿色低碳项目和企业的招引力度。要依托科博会举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先进材料等专业展会活动,持续提高我市绿色低碳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市委决定由绵阳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用好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和力量整合。要在优惠政策、人才引育、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取得更大突破。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